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道外区法院统计显示:九成80后离婚都有父母瞎掺和
2012-07-26 08:12:47 来源:生活报  作者:单晓彤 孙海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7月26日讯 都说两口子打架劝和不劝离,可偏偏就有劝离的父母,而且不在少数。据哈市道外区法院民事一庭副庭长赵栩介绍,年初至今,该院受理的60余起“80后”离婚案中,9成以上的当事人都有家长陪同出庭。双方老人在法庭上相互指责、讨价还价,尴尬的场面让夫妻俩想不离都难!

  吵完架回娘家丈母娘添油加醋说坏话

  离婚故事:

  2009年7月,经人撮合,王玲和周雷决定结婚。当时王玲的身份证丢失,所以匆忙间先行办了结婚典礼。王玲家境殷实,提供了一套新房,周雷家负责装修。婚后两个月,王玲家出钱给小两口又买了一辆车,日子过得甜蜜幸福。

  3个月后,王玲的身份证补办完,两人办了登记。对于“先上轿后扎耳朵眼”的事儿,王玲一直觉得没啥介意的,早办晚办都一样!但是过了还不到两年,2011年5月前后,王玲发现老公经常独自悄悄上网聊天。一天,周雷正在上网聊天时起身去接电话。离开瞬间,王玲介入查看,不想跃入眼帘的竟是一些亲密的词语:“亲爱的,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还是老地方吧……”瞬间,王玲被激怒了。

  二人因此大吵一架,周雷不承认自己有外遇,解释说自己正在帮朋友调查一个网络女骗子,想把朋友被骗的钱追回来,王玲当然不相信,告诉周雷已经存档了他们的聊天记录,让他等着去法院解释吧,当晚就跑回了娘家。其母得知后不但没有劝说女儿,反倒添油加醋,说了许多周雷的不是,让王玲更加生气,第二天就到法院起诉离婚。

  法官:

  法庭上,王玲的母亲与周雷的父亲互相指责,闹得不可开交。周雷父亲提出轿车是登记前典礼后购买的,应属双方共同财产,而且结婚时男方出钱装修,要求女方退回装修费用,且适当返还彩礼钱。对此,王玲母亲强烈反对,称车是女方买的,且男方出轨在先,有聊天记录为证,无权分得夫妻财产。争论恶化了小两口之间的矛盾,这段感情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办婚礼有分歧娘家婆家群殴打伤新郎头

  离婚故事:

  29岁女子杨思思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咏,相处半年后于2011年6月登记结婚。双方约定,男方给女方2万元彩礼,由女方负责筹办婚礼,男方负责买房。

  李咏很守信用,没过几天就把彩礼给娘家送过去了,顺道把定好的新房户型图拿给娘家人看。娘家人看后十分满意,当即表示第二天就去买家装用品。可1个月过去了,娘家啥东西都没买,李咏就忍不住问了问,没想到杨思思说:“不急,你先把房子定下来,写上我的名。”并说这是她母亲的要求。

  回家后,李咏越想越不明白,便和母亲去了杨家。杨母坚持以怕女儿嫁过去受欺负为名,要求将房产证写上杨思思的名字,双方为此吵了起来,还动了手,打得李咏头部受了伤。李咏伤心欲绝,将杨思思告上法庭,要求离婚、退钱。

  法官:

  杨思思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大学毕业后工作清闲,所有事情均由父母做主。而她的母亲是生意人,不差钱,就是怕女儿嫁过去受气,所以想把房子写到女方名下,希望男方以后会有所顾忌。在法庭上,双方父母互相指责,男方因为掏出2万元不平,女方则否认拿钱。最后,李咏也没能拿出证据证明彩礼钱已付,法院按照双方要求判决离婚。

  法官:父母插手升级矛盾加速离婚

  据民事一庭副庭长赵栩介绍,这两起离婚案只是众多“80后”离婚者的一个代表。现在很多“80后”小夫妻因为一点儿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在2012年该院受理的60余起“80后”离婚案中,9成以上的当事人都有家长陪同。他们中,有因为婚后照顾孩子问题,与父母发生口角而离婚的;有因为夫妻俩经常吵架,性格不合而闹上法庭的;还有因为经常回家晚而要离婚的。这些因为小事而闹上法庭的小夫妻,有些是因为年龄小,爱耍性子,到法庭闹一闹、劝一劝就能言归于好的事儿,却因为双方父母的介入而变得复杂和夸大,进而升级为两个家庭的矛盾。对此,法官会先期进行调节,抱着珍惜婚姻和感情的态度,先做双方家长的工作,一般小两口的事儿就很好说了。在60余起这类案件中,经法院调解和好的小夫妻有10余对。

  法官分析后表示,现在“80后”年轻人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面对婚姻问题,经济也不能完全独立,结婚买房、买车、办婚礼,哪一样都离不开父母的赞助,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两个人很难轻松地走到一起。面对社会压力,“80后”们选择听从父母的安排。家长在庭上大吵大嚷、争房争车,只会加速孩子婚姻破裂,父母应学会放手,只需在必要时出面调解,切勿在财产调配方面介入太多。儿女的幸福,本是父母的期待,过度的关爱变成盲目的宠爱,让“80后”夫妻生活缺少忍让和迁就。对此,“80后”的父母们要好好反思。(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