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日讯 昨天,第12届中日经济合作会议在哈召开。除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政府及企业代表外,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东北开发协会、日中经济协会、东北经济联合会以及日本新潟县、秋田县、山形县、北海道、富山县等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前来参会。
日本经济随着灾后重建有所好转,但另一方面受欧债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影响,日本出口下跌,日元汇率居高不下,使得他们将目光再次转向中国扩大内需中蕴藏的商机。日中东北开发协会副会长小野寺隆实坦言:“中国东北地区一亿多的人口,相当于全日本的市场规模。”
日方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东西卖到中国来。事实上,中国也想这么做。但日本从政府到协会组织再到企业,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可谓将“客户至上”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在现场听日方推介中谈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让人不由得产生“他们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想法。
天赋重要,保护天赋更重要
北海道与我省资源禀赋相似,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就像北海道副知事高原阳二说的:“安全、放心、美味的食品是北海道不变的骄傲。”不过,他没有过分讲述产品的优势,而是强调了为保护这种“天赋”采取的方法。
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农业和农村”,北海道潜心钻研,用奶牛粪尿生成的沼气发电,从粪尿中提取高品质有机肥料;恢复耕地肥力;循环利用废油制造并供应生物运输燃料等。
换言之,北海道“安全、美味”的背后是强大的技术和制度支撑。就农产品而言,他们针对加工食品特别认证制度“快乐唇形贴”吸纳了主原料、生产工程、卫生管理、口味等多方面的高端标准。还特别推出“北海道产品出口专用标志”,并在中国进行了商标注册。
这显然是为了让人们更放心地选用北海道产品。不过他们有了更进一步的收获,在昨天下午的中日企业对接会上,哈市一家食品企业坦言想引进日本的技术和管理。
你们缺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的桥本直幸在推介开篇介绍的是所掌握的中国情况: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在中国非常严重,给水过程中的损失达50%,灌溉用水的损失达80%,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正在推进水路修复和防止渗透管道的铺设……
随后他才介绍了自己公司的产品,并强调其向客户提供产品的同时也提供软件方面的服务——“不漏水只不过是钢管的一个要素,正确的设计及施工是不可或缺的。”
伊藤忠商事哈尔滨分公司总经理峯村政孝则直言“中国东北地区缺乏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他还进一步指出这里“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缺乏在肥沃的土地进行种植的长期性概念”等等。在他看来,农业研究所的高水平和屈指可数的肥沃土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接下来,他表示伊藤忠可以提供有关流通管理系统,介绍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等,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跨国界合作:一盘很大的棋
秋田县副知事桥口昌道从跨国界地区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构建日中两国东北地区的物流渠道。
他介绍说,秋田港去年被日本国土交通省指定为“日本海沿岸基地港”。因为该县每年都要参加东北三省举办的各种博览会,为了加强交流,秋田准备在现有的秋田港经韩国的釜山至大连、青岛航线的基础上,增设从中国东北和秋田港直通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定期集装箱航线。
日方已了解到,我省的绥芬河、吉林的珲春都在力争开通经由俄罗斯的航线。“这条航线将大大缩短该县到东北的距离,而且可以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纳入这个经济圈。”桥口知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