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9日讯 7月下旬以来,依兰县连续出现大范围集中降雨,7月20日至30日累计降雨量达225毫米,是历史同期平均数值的4倍多。城区和各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3.76万人,受灾农田28万亩,进水房屋1398间,冲毁桥涵闸188座,已转移人口1398人。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依兰县委县政府紧急召集9个乡镇召开了全县防汛抗灾紧急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立即启动防汛抗灾预案,重点应对局地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和城区内涝,切实加强汛情检测、预报和预警,切实做到检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急救援队伍要确保人员到位、救援及时、措施有力。
为加强组织领导,依兰县成立了全县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坚决做到“三个确保”,确保不出现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确保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
突出防汛抗灾重点,县政府和各乡镇全面落实防汛抗灾预案,重点应对好局地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和城区内涝。强化防汛抗灾措施,着力加强隐患排查,在开展抗灾工作的同时,按照“查细、查实、查严”的要求,对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切实保障汛期安全。明确防汛抗灾发生的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已准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配。全力抢修水毁道路、桥梁,做好供电设施维护,保证正常使用。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保证带班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通讯方式24小时畅通,及时掌握辖区内天气、雨情和水情变化,密切注意汛情动态。对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要害地段,组织专人设立警示标识,明确专人24小时值守,一旦出现险情、灾情,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