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解决内涝分三步走 短期内建积水预报预警系统
2012-08-10 10:12:07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海颖 李伟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8月10日讯 9日,记者从哈市供排水集团排水公司了解到,针对目前内涝现状,哈市政府将实施三步走计划,分别制订了目前、短期和长期的应对解决办法。

  目前:21个易涝点分设观察员

  针对今年频频到来的短时强降雨天气,排水部门及时排查和清除城市内涝隐患,组织城市内涝大检查,对城市排涝内河、管网、暗渠、雨水井等设施,对低洼易涝区、立交桥下、地下构筑物等城市易涝隐患点,逐一检查。

  目前哈市已拿出防汛物资购置款1000万元,用于购置移动抽水泵和抢险车等防汛排涝应急抢险设备物资,目前此项工作市政府采购办正在采购中。

  除排水部门全员备战及时抢险外,哈市政府还制订了城市内涝应急预案,规定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落实公安、交通、市政、电力、建设、街道等6个部门的任务和责任,对城区21处易涝点分别设观察员,确保反应及时,应对得力。

  短期:建积水预报预警系统

  近几年,哈市城区快速发展,排水管辖范围也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远远适应不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程。目前哈市尚未建立排水信息系统,目前的监测和数据预测都是采用的原始办法,在实际运作中会有误差。

  为提高排涝应急处理能力,哈市拟建设信息化系统。信息化指挥中心建成后,通过运用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内监测到易积水区域的积水情况和数据,而且还能根据天气预报对易涝地区积水情况作出提前预警和分析,根据降水量即可测算出区域积水深度,为排水排涝提供数据支撑,对城市积水进行预报和预警,以便制订城市排涝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并在积水期间利用信息化系统科学调度和指挥防汛排涝,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发生。

  长期:逐步完善和改扩建管网

  除目前的人工排涝、增加抢险设施和建排水信息化系统外,哈市还提出排水长期规划,计划建设工程项目解决城市基本排涝需求。

  近年来,哈市城区形成21处内涝片区。针对经常出现的易涝片区,哈市拟逐步完善和实施解决措施。一是完善管网项目,管线改扩建和新增泵站、蓄水池等项目配套进行;二是信息化系统项目完成后,将根据系统计算建设调蓄池项目。三是结合区域综合开发解决排涝。四是逐步实施雨污分流,达到系统升级。

  针对目前哈市已经排查出的重点易涝区域,要立即着手制定改造计划。要把城区防内涝工作与“三沟一河”改造结合起来,完善城市排涝体系,提高城市排涝能力。优先对内涝比较严重的群众聚集区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内涝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对于具备改造条件的易涝区域,要立即启动改造工作,确保到明年城市内涝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