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讯 “可口可乐全球知名,为什么仍不断推出新广告?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广告是呼吸,不做广告,别人就会渐渐感受不到我们的呼吸’。”这是专家给外包示范城市的“造势指南”。
14日,商务部在哈召开的“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经验交流暨政策座谈会”上,3位专家在讲座中为政府提出了一个课题:当一个城市确定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定位和特色后,持续的品牌宣传与推广,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是地方政府助推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利器。
专家也为企业提出了有利于哈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方向性建议。记者在后续采访中发现,专家所言的诸多领域,我市企业已有涉足,“顺市而为”更容易在该领域作出成绩,似为“方向”的正确性做了注解。
“哈电模式”重塑
传统制造业格局
“如果制造业都能数字化,中国还有机会吗?”随着3D打印技术的面世,每个人看到“打印”出来的杯子、椅子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产品本身优势不再,行业融合就将成为大势所趋。国际数据公司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副总裁武连峰认为,未来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就是要将产品和服务一齐嵌入某个行业的核心环节。“这一点,哈电做得很好。”他说。
作为哈电集团的下属企业,哈电工程通过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其角色从为客户提供三大主机的供应商,转变为向客户提供电站工程整体服务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与本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哈电模式”重塑了传统制造业的格局,实现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记者从哈电国际运营管理部了解到,2011年,该公司营业额为51亿元,其中服务外包业务5000多万美元。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哈市提供离岸电力工程设计与服务外包的骨干企业之一。去年4月,公司正式从“哈电工程”更名为“哈电国际”,凸显其对国际市场的辐射能力。在美国ENR排行榜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25家国际承包商排行中,哈电国际排名第93位,在国内该行业中名列前茅。
外包2.0时代:
科技整合管理服务
据IBM大中华区管理服务总经理李滨介绍,在中国,有74%的企业CIO(首席信息官)倾向于通过服务外包来加速企业的创新与变革能力。他们更希望通过合作伙伴来改变企业自身的知识能力和资产配备方式。
“比如,很多企业的IT部门要开展新业务,就可以通过外包方式快速获取IT能力,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本身进入不熟悉领域的技术风险,还优化了固定成本结构。”李滨解释说。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从2010年至今,该公司一直参与沈阳市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耗材集中招标(议价)采购。其中涉及医疗机构23家,耗材17大类。全年采购额为4.3亿元人民币,为医疗机构节省约6800万元人民币。
目前,北京市商务局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中央红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哈药集团商业流通系统,以及我省的万村千乡系统平台,从网站建设、管理服务、数据整理,都由哈工大科软提供技术支持。李滨认为,在外包服务2.0时代,科技应该整合管理服务,参与企业的再造和转型。
从哈工大科软不断拓展的客户群体和服务领域来看,“以前是需求催生服务,现在成了服务刺激需求”,李滨说。
伦敦奥运奖牌
预测榜“冰城造”
伦敦奥运会之前,网易体育搞了一个奖牌预测榜,其合作伙伴是荷兰英佛斯特拉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英佛斯特拉达是全球最大的体育数据处理企业,全球合作伙伴包括国际奥组委、国际足联等,他们在中国最大的客户是香港赛马会。
去年1月,英佛斯特拉达的亚洲第一家分公司在哈开业。目前,母公司全部体育赛事数据录入的50%以上由哈尔滨分公司提供,荷兰总部则负责对数据的分析、校对、维护及销售等。“以前决策靠人,现在决策靠数据”,北京云基地首席副总裁郭昕再次重申了一个全球性的共识: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的命脉。
这与我市在发展云计算领域的优势相吻合。在“中国云谷”已经有IBM、Intel、中国移动等一批IT界领军企业洽谈签约,投资发展。
“这是一个省钱行业”,英佛斯特拉达哈尔滨分公司执行总经理张舒说。分公司的运行成本仅是总公司的十分之一,将数据录入外包出来是总公司亚洲拓展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初见成效。
她说,如果哈尔滨的中国云谷可以为企业提供园区外所没有的一些政策,比如开放网络和卫星电视等,像以数据录入为主的服务外包工作都能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