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讯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哈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以培养高素质的未成年人为目标,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有效提升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2011年,哈市荣获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中排名第一。今年,哈市文明办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培育特色品牌,建城乡学校
以抗联英雄赵尚志为学习榜样,第46中学突出“让抗联精神永驻学生心中”特色教育;发挥中心校辐射作用,道外区民主中心校带动全乡少年儿童参与各种活动,去年以来,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成为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项重点,并逐步形成各自办学特色,至明年底,全市181个乡镇将全部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极大丰富乡村学生课内外生活。
为关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生活,哈市还在部分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稳步推进城市学校少年宫试点建设,探索依托城市学校少年宫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技能培训、经典诵读等活动,今年已建成包括新桥小学在内的城市学校少年宫12所,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和其子女课外教育问题。
《茉莉花开》是香坊区119中学以赞扬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大爱精神原创的优秀童谣,告别单纯说教,寓教于乐,让德育工作在润物无声中启迪学生心智,提升学生文明素质。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原创、传唱优秀童谣为载体,香坊区用健康童谣筑牢德育教育的基础,目前这一创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已在全市推广。
学雷锋当美德少年做有道德的人
今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并拓展活动外延,在学生中广泛进行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六一”期间开展了“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加强对学生文明上网的教育,学生参与率近100%。实现了未成年人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使文明之花在校园盛开。
“孝敬父母”之星、“团结友善”之星、“热爱劳动”之星……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了美德少年星级评选活动,涌现出以“爱心哥哥”张家赫、优秀志愿者孙慧熙、三次入水救起溺水男子的常伟豪为代表的市级美德少年,张家赫、王之雨荣登中国美德少年榜。今年,全市共评选出校级美德阳光少年1932名、区级180名、市级10名。
为丰富德育内容,哈市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党史知识进校园”、“优秀儿童剧进校园”、“经典音乐进校园”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经典诵读传承文明塑造品德
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中华优秀经典诵读是哈市2000余所中小学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借此促进全市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各学校还丰富活动内容,开展了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团日、队日、班会活动,并融入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突出背、吟、用,将文学、书法、绘画、戏剧、音乐等内容与诵读活动结合,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拓宽诵读的表现形式,组织开展了“百校千场万人诵读经典”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2010年,哈市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通“96311”免费服务热线,同时在城区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配合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诊疗。目前,全市已有千余名志愿者为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