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就得奉献,公仆就得尽责”
——记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镇宏伟村党支部副书记夏海亮
东北网8月26日讯(记者 杨林川)夏海亮,男,1981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科社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镇宏伟村党支部副书记。 “党员就得奉献,公仆就得尽责”这是任职二年来,硕士村官常说的一句话。他曾个人荣获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大庆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并作为教育部和团中央评选的基层建功立业先进大学生代表,在北京、西安、太原等省市巡回演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级主流媒体都对其扎根基层矢志不渝的工作实绩进行了宣传报道。
从村民到村官:与农民打成一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夏海亮围绕支部工作职责,虚心听取支部班子成员的意见,倾听群众呼声,用满腔工作热情树立党的威信和形象。
一个月的时间里,村里党员群众的炕头、地头都有他的身影,每一场谈话都成了他与村民沟通学习的课堂,遇到能帮手的地方更是毫不犹豫上前帮忙,有几次在牛圈里跟老百姓边干活边聊天,奶牛突然拉稀,弄的夏海亮衣服上、脸上、眼镜上都是牛粪。虽然吃过闭门羹,踩过牛羊粪,也听过难听话,遭过大白眼,但是也让他掌握了最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办公室里摆满了关于农民合作社、种地、养猪,特别是种菜、养牛的各种资料。庄稼活他拿起来就能干,苞米几个水、墒情咋样、牛羊饲养各自有哪些注意的问题都了如指掌。成为农民的同时,老百姓在他真心实意的行动下渐渐接纳了这个外来村官。
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全村种、养植比重大的实际,结合他先期了解过的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富裕村庄,经过支部班子研究后,一个改变宏伟村发展现状的“三步走”工作思路应运而生。第一步,发展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棚室经济,改变农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第二步,推动奶牛养殖由庭院散养模式向小区、牧场模式转型。第三步,拓展产业链条,发展相关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项目。
新官上任“三把火”:为农民办些实事
自担任宏伟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那天起,夏海亮就思农民所思、想农民所想,用发展的决心和坚定的恒心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思路已定,赢在执行。宏伟村一直以耕种玉米为主,为转变农民观念,打消农民大田变大棚的顾虑,夏海亮带领支部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向村民讲解市、区关于发展棚室的政策,给农民算经济账,认真解答村民提出的意见和问题,最终将解决农民疑虑的方向定在了技术和市场上。经过多方联系,他联系到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双孢菇为一体的企业,与农户签订了保底价购销合同,并派人驻村提供技术服务,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很快全村1000多栋冷棚、200多栋温室拔地而起。
“第一把火”烧的红火,紧接着,他开始点燃“第二把火”。新推行的奶牛小区养殖模式农民还很陌生,不敢尝试,夏海亮把想法和规划打印出来给农民发,农民看不明白,用村广播喇叭喊,农民也听不进去。夏海亮决定从党员入手,走访了全村5名党员养殖户做思想工作,讲效益,谈发展,使这些党员率先加入奶牛小区,通过这些党员养殖户的辐射带动,村里的养殖户也逐渐了解并认可了奶牛小区。2010年,一座完全由村民自发投资、自主经营管理的宏伟村傅立叶奶牛养殖小区正式成立,养殖户也因为合作社的成立获得了实惠。通过集体统购直销模式采购饲料,每年为养牛户节省100余万元,与贝因美乳品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鲜奶价格由最初的2.6元∕公斤提升到3.4元∕公斤,仅此一项就让全村养牛户净增收200余万元。
现在,夏海亮创办实业的“第三把火”也已酝酿点火。他组织村里原来打零工的瓦工、焊工、木工成立了农民工程队,对外承揽中小工程。村里摊煎饼在当地是一绝,他就组织人专门研究、策划、包装,带着样品参加了大庆市第二届食品展销会,结果被抢购一空,并与一些食品企业和大型超市达成合作意向。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000元,比2010年的7500元多出1500元。
扎根农村一线:和农民同甘共苦
为了村里发展,村民致富,他埋头苦干,遇到大事小情,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身体力行,时刻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大家。
在他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方便面、煎饼是他的“家常饭”,破旧的沙发床是他的“席梦思”,寒冷的冬夜里棉帽子是他的“取暖器”。没有节假日,没有午晚休,只要村民找上门就是他的工作时间,两年来,为村民解决了各种问题上千件。
建设奶牛小区期间,为节约成本,他带领农户开着四轮车搬运建筑废料平整场地,建筑废料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搬运中,他砸掉过一个指甲,磨破了两条裤子,手套更是用了好几沓。有一次他一个人凌晨4点就来到工地填埋地缆沟,当村民闻讯后赶来,他已经填埋了500多米,村民感动了,干劲也大了,原来两天的回填、压实任务一个上午就完成了。由于长期作息、就餐不规律,他患上急性阑尾炎住了院,每天看望他的村民络绎不绝,他们的温情善语让夏海亮知道,他这个副书记已经得到村民的认可。
昔日苇苕结庐地,今朝旧貌变新颜。两年多的时间里,在这个有思想的年轻副书记带领下,宏伟村变强了,村民变富了,而村民送给他“为民办事赢得民心”的锦旗成为对他工作的最大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