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日讯 为了能让外地客人丢失的手提包物归原主。一位公交车队队长坚持不懈地以电话、短信形式进行联系,最终说服拾包者,找回外地客人的失包。
8月31日11时许,13路区间车队副队长季晨浩在博物馆终点站发现一位女士在旁边哭泣。季上前询问得知,女士姓李,50岁,上海人,刚刚将手提包失落在13路公交车上。包内除千元现金外,还有手机、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等不少重要物品。这些证件丢失后,将影响来哈办理的所有业务。李介绍,已经查找了停在终点站的几台车,但都没有找到。
季晨浩立即按照李提供的时间,查出4台公交车,可询问后答复都是“没有”。此时,季想到李随包一同丢失的手机,于是进行拨打,却一直无人接听。无奈下,季晨浩劝说李先回宾馆休息,自己尽量将包找回来。
李走后,季晨浩左思右想,认为通过这部丢失的手机,一定会联系到拾包者。于是,他编辑了一条短信,介绍外地客人失包后所处的尴尬境地,并承诺可以出钱酬谢。当天下午,季晨浩先后发出了5条内容不同、督促拾包者归还失物的短信。
19时许,季晨浩再次拨打丢失的手机号码,结果对方竟有人接听。听声音对方为四五十岁的男子,自称姓刘。季晨浩表明自己身份,介绍外地客人失包后,将影响其在哈的全部工作,最后季表示:“大哥,外地人在哈遇到困难,这时候咱咋能丢了冰城人的面子……”听到这里,对方激动地说:“啥也别说了,更别提一分钱酬金……”此时,双方通话已近两个小时。
1日早,季晨浩如约取回失包,里面物品一件不少,并及时送还给李女士。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