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空挂户口 办假房证 哈市数百适龄新生入“重点校”卡壳
2012-09-06 08:53: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松岩 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6日讯 哈市中小学开学三天,数百名新入学的学生因不符合入学条件被查出来,没能进入“重点校”。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重点校”,不惜花费上万元,空挂户口、办假房产证,现在却难以如愿。

  据哈市某重点校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提前摸底调查时,适龄新生有400人左右。开学前报名时,一下冒出了500多人。学校在资格审查、家访、面试等过程中,发现多出的那些学生很多不是居住在该学区的学生。这是一些家长把孩子户口“挂”到一处房产上,房产的户主既不是父母、也不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还有的家长办了假证,不符合按居住地入学的政策。

  张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他一心想让儿子进“重点校”。半年前,张先生便开始托人,把儿子的户口办进了一所“重点校”的辖区内。后来,听说学校还要审查房产证等证件。于是,他又找人做了假房证、假房产回执单、水电费等各种缴费假票据,总共花了2万多元。

  几天前,张先生满心欢喜领着儿子到学校看招生录取榜,发现没有儿子的名字。原来,学校在审查房证和户口时发现,张先生提供的户口户主与孩子并没有直系亲属关系。招生老师到张先生户口登记的地址去家访发现,爷爷奶奶根本不认识这个“孙子”。

  张先生懊悔不已,原本听说把这些证件都办齐就能进“重点校”,孩子的户口也从原来的住址迁了出来,现在去哪上学都成了问题。

  记者从哈市部分“重点校”了解到,有数百名学生被查出来不符合入学的资格。哈市教育部门表示,虽然这些孩子无法上“重点校”,但教育部门会统筹安排,可以按照学生现在的户口所在地,到距离较近的学校入学;也可返回户籍迁出地入学,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教育部门:孩子入学要过“四道关”

  适龄儿童在入学前,家长们需要面对户口、学区房、报名面试、复查审核等诸多关口。

  根据《哈尔滨2012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定》适龄儿童入学报名时应提交监护人及适龄子女户口、居住情况证明(房产证等)、预防接种证等有关证件。适龄儿童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常住地址(房产证等)不符的,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教育部门每年在审核入学资料时都会与公安部门联网,逐一查证,房产证及户口上的信息是否属实一查就知。适龄儿童户籍的户主必须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时还要提供水电费、物业费的缴费证明,房产局出具的回执单等,具备这些条件时,家长才能带着孩子在每年7月22日左右到辖区内学校进行报名登记,登记时学校要对孩子做简单的面试,这只是做初步筛选。在面试前,一些造假的家长为了避免出现问题都会提前教孩子说谎。但面试时不让家长在场,老师与孩子聊天时,孩子会不经意地讲出真话。这一环节也可以初步筛选出一些不合格的新生。经过报名登记后,学校还要开始逐一审核证件。各小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将通过走访的形式,对学生的报名信息进行核实,核实工作一般都持续到8月中旬。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