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8日讯 牡丹江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深入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经历了“准备之冬”、“动工之春”和“机遇之夏”的接力赛之后,项目建设迎来“秋之实”。9月6日,该市举行今年第二次项目开工仪式,开竣工项目259个,总投资285.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04个。此外,集中签约项目14个。
牡丹江市通过千方百计抓项目、增投入、促调整,引导投资主体加快项目建设力度。今年年初,将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之首加以推进,明确提出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35%,坚决打赢产业项目三年决战的奋斗目标。从去年11月起,全市启动了“准备之冬”,从项目、资金、征迁等七个方面为项目建设热身,并先后开展了金融活动周、规划设计月、征收月、审批月、集中拉练检查等活动,实现了项目建设接续式、批量化、后劲足的态势。为破解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他们通过开展“金融活动周”等活动,企业与域内金融机构签约贷款额达110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开发性金融合作,签订了五年可融资180亿元的框架协议。目前,政府性融资已到位51.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总量。在金融机构“慎贷、控贷”的大背景下,全市银行存贷比前7个月达到了43.7%。
从提高产业项目规模和层次入手,推进项目建设向行业航母级别跃升、从数量向质量跃升、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今年前8个月,全市共推进项目1247个,开复工项目966个,完成投资377.9亿元,其中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440个,出现了镜泊湖国际旅游世纪城、牡绥铁路扩能改造等投资上百亿元的大项目,绿地集团中央广场、恒丰特种纸扩建等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正在建设中的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是我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现代科技产业示范园区,作为牡丹江未来高新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正成为中俄产业项目新的投资热点。
牡丹江市还把项目建设作为和谐幸福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大民生项目的推进力度。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有28个是民生类项目,其中实验中学异地新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市配置条件最好、教学设施最全、全省领先的标准化初级学校;市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成后,从硬件上将进入省特殊教育前列,成为残疾学生学前教育、康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心,对于提升全市特殊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体育运动中心项目的“三馆一场”建成后,将改变全市没有大型室内综合性体育场馆的历史。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牡丹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9.5亿元,在全省各地市名列第三;省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在全省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