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拍摄地吸引大批游客。
生活报9月12日讯 几个月前,由梁晓声编剧、张新建执导的大型长篇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知青》在央视一套播出后,作为电视剧主拍摄地的黑河锦河“知青影视城”成了众多知青和游客竞相探访的旅游目的地。
近日,记者从锦河农场了解到,几个月以来,因看《知青》慕名而来的游客日渐增多,拍摄地已成重点旅游项目。农场已在近期增加包括骑马在内的多项互动旅游项目。锦河农场场长王毅告诉记者,很多游客都是以前下乡的知青,在电视上看到《知青》后,就想回农场看看,他们都感叹这几年农场变化太大。“现在回到锦河农场,游客不但可以畅游锦河大峡谷,还能参观《知青》影视基地、《闯关东》拍摄地朱家大院和老金沟。在瑷珲历史陈列馆、黑龙江知青博物馆中,老知青们还可以回忆年轻时的故事。”王毅介绍道。
退休后想去哪儿旅游?很多老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离退休老人,选择重游第二故乡——下乡时的农场。今年,“老三届”中最年轻的“68届”毕业生也已经年至甲子,正式退休。正是这批庞大的退休知青队伍,成了“农场游”最忠实的游客。
哈三中“老三届”16名知青得偿所愿
“拿到退休证第一件事就是回农场”
看着手中刚刚领到的退休证,哈市市民杨先生感慨地说,“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今年7月1日,杨先生60岁正式退休,一个在他心中酝酿了几个月的想法终于可以实现了:回农场!7月6日一早,杨先生和其他15名初中同学,驾车向着他们下乡时的农场——北安长水河农场八分场出发了。
杨先生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们之中很多人退休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回农场看看。这几年家里都买车了,索性这些年过甲子的老人们选择自驾游的方式出行。一路上风景秀丽,老人们拿着相机拍个不停,而他们的脑海中,却不停地闪现出44年前的一幕幕场景。“永远忘不了下乡的那天,1968年10月28日,我们哈三中初一二班的19位同学踏上了下乡去北安的列车。”现年60岁的吴女士在几年前正式退休,这次是她离开农场后第一次回去看看。时隔40年,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路好走了:1968年到长水河农场八分场,要从哈尔滨先坐火车到北安,再坐汽车到总场,最后坐敞篷的“大解放”到八分场,前后得花8个多小时。而现在,自己开车一路畅通,连拍照带加油一共用了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
14省市500知青乘专列至虎林
“踏上珍宝岛的梦想40多年后终于实现”
当第一次踏上珍宝岛时,上海知青黄菊萍非常激动。“当年珍宝岛战役发生后,我们所在的29团荣幸地负责珍宝岛对面山上的架线工作,当时非常向往登上珍宝岛,没想到这个梦想四十多年后终于实现了。”继全国首列首都直达边境城市的“珍宝岛号”红色旅游专列成功开通后,又一列从上海发出的旅游专列9月8日抵达虎林。来自天津、重庆、上海、北京、哈尔滨等14个省市的500多名老知青一起畅游乌苏里江,并踏上了神往已久的珍宝岛。
虎林市旅游局局长李守军告诉记者,这是今年众多来虎林旅游团队中人数最多的一个。5月至今,已有70余个来自国内一线城市的高端旅游团体走进虎林。据了解,在这500名老知青当中,除了有在当地下乡插队的知青,还有在云南、新疆等地下乡的知青和他们的亲属,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不到三岁。此次2012年“北大荒知青回访专列”9月2日始发上海站,沿途参观游览牡丹江、密山、虎林、佳木斯等黑龙江东部垦区,总行程15天。旅游局副局长刘志梅说,很多知青是怀着对北大荒的感恩和眷恋再次走进绿都虎林、登上他们神往已久的珍宝岛的,老知青们亲眼目睹了第二故乡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