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讯 恒山区在对煤矿实现安全监管中,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煤矿安全监管的新形式、新方法,使煤矿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针对现有生产井、技改井、招拍挂矿井、国有煤矿移交地方管理矿井、长停井类型多的实际,该区对全区煤矿实行分类监管、分类检查。及时掌握生产矿井和整改矿井是否按审批规程和方案兑规作业,实行产量监测,对异常的矿井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入井核实。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全国“两会”召开等重要时期,他们提前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安全大检查。根据不同季节容易出现的隐患和问题,在季节到来之前,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做到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检查重点,增强安全的预见性。今年以来,该区就组织了17轮煤矿安全大检查和6次“一通三防”、“水害防治”、“机电运输”、“雨季三防”等专项检查。同时,该区注重抓好煤矿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的监管,对全局人员进行合理安排。规定所有监管人员每月上10天白班,10天四点班,10天零点班,每早召开夜班监管人员汇报会,汇报夜班煤矿的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煤矿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管。
为着力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该区制定下发了《恒山区落实煤矿安全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办法》,从21个方面制定了对煤矿从矿长到值机员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处罚标准,改变以往只罚煤矿不罚个人的做法,做到责任到人,检查到人,处罚到人。今年以来,他们共对75名煤矿管理人员进行处罚。并先后对40名煤矿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有力促进煤矿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形成要我管到我要管的局面,实现了煤矿安全形势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