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24日讯 今年以来,滴道河乡围绕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按照市、区提出的打造城乡居民绿色“菜篮子”工程,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滴道河乡王家村实施了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建设。
这个绿色蔬菜园区总投资6700万元,占地面积630亩,工程共分二期。一期工程投资3400万元,占地面积320亩,建设高效日光节能温室57栋,建设钢架无立柱大棚50栋;二期工程将于2013年实施,计划投资3300万元,建设53栋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和110栋钢架无立柱大棚。
“以前没建蔬菜园区的时候,我们农闲时不是玩牌就是看电视,开始觉得很轻松,但时间久了就没意思了。自从建这个园区之后,大家都忙活起来了,这农闲变农忙了,虽然累点儿,但我们收入提高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说这话的王家村村民潘志新满脸笑容。
园区一期主体工程于8月末全部竣工并投入生产,第一茬9万斤香菜已于9月初打入鸡西市场。眼下园区正在进行节能温室作业房及水、电、路、扣膜等后期配套工程建设,目前,园区57栋温室除两个留作育苗棚外,其它都种上了油豆角,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豆角苗长势喜人,有的快长满了架。十月中旬市民就能吃上油豆角等反季节蔬菜,届时将极大缓解秋季蔬菜短缺问题。
“我家1.6亩地被园区租用,五年的租用费就7000多元,从建园放线打地基我就在这干活,快四个月了,一天一百多元呢。老板还说了,园区将优先雇佣王家村村民,如果工作勤劳、务实,愿意在园区工作的就留下成为园区工人,还给交养老保险,我们不但就业了,还更有保障了。”村民邓得英高兴地对记者说。
农闲不清闲,致富有门路。据介绍,王家村有198户农户的地被租用。从今年5月园区开工以来,和邓得英一样,还有很多乡邻们都在工地上找到了工作,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绿色蔬菜园区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棚室建设技术,棚室生产采取机械化作业,具备自动放风、自动卷帘、自动灌溉等功能。冬季则利用大唐B厂余热进行集中供热,节省能源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的反季节果蔬,除内销鸡西,外销牡丹江、七台河等地外,还将出口俄罗斯。园区采用“三统一”的先进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绿色无公害蔬菜4000多吨,将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可吸纳200人就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个乡按照“第一年绿色、第二年无公害、第三年有机”的发展思路,正在积极谋划建设一个净菜加工厂,从而进一步延伸园区蔬菜产业化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