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同江市破解基层组织建设难题
2012-09-27 10:52:11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王立峰 孙立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佳木斯9月27日讯 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这个困扰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建设难题随着同江市实施人员配备、财力投入、整合资源、健全制度“四项保障措施”的出台被彻底破解。

  同江市委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重点,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队伍、后备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年初以来,3名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委书记,推选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85名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些人很快成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同时,在全市实施了“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举办6期培训班,提升615名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能力。采取社会公选方式,选派1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培养发展党员工作,新组建“两类”组织党支部8个,实现了党组织组建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继续深化“农村英才工程”,集中培训125名农村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和高中毕业生党员,列入村后备干部信息库动态培养,确保基层党务工作者形成梯次。

  同江市委把加大物资投入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的关键,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加大财力投入,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落实“一定三有”政策。按照中央定权责、有收入、有前途、有保障的要求,率先落实村干部激励保障措施,把村干部工作补贴提高到人均1万元以上,并落实离任补贴。率先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落实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考录乡镇公务员激励政策,有3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极大地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市财政连续4年每年投入50万元党建专项经费,重点用于基层场所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党建基础设施维护和党内重大纪念活动。通过提高村级转移支付标准、财政支持、党费返还等途径,解决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活动经费,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及时有序。通过市级领导包乡、市直部门包村、机关党员包户的“三级包联”和载体同创、思路同商、基础同建、服务同办、发展同促、机制同抓的“六同”工作法,组织85个市直部门与85个农村党支部建立了帮建对子,持续深化“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继续开展市乡村“上挂下派”干部锻炼,选派100名科级后备干部到帮联村挂职,助推城乡党建互动发展。

  同江市委把基础建设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前提,通过实施分类定级、建强阵地、项目推进等措施,着力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紧紧抓住党支部建设这个核心,组织647名机关党员开展“下基层大调研活动”,通过问发展、问民生、问诉求,找准薄弱环节,突出“抓两头、促中间”,按照创优秀、上台阶、换新貌要求,分战线评定优秀党组织84个,一般党组织229个、后进党组织21个,并制定整改方案,促进基层组织全面升级。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捆绑党建专项经费、农村社区试点、扶贫开发、文体专项、新农村建设资金708.5万元,新建村活动场所73个。财政投资1500万元,统一建设9个标准化社区办公场所。投资46.75万元实现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类活动,发挥好组织阵地的议事中心、活动中心、娱乐中心作用,奠定了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抢抓“产业项目建设年”契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化党建项目,在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中组建党组织12个,集中展示党建与产业“互动双赢”。规划建设了两个信息化党建项目,整合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资源,打造党员学习讨论和技术交流平台,提高创业带富能力。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