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援疆系列报道七:农家菜园变果园 农民当起了“带头人”
东北网新疆阿勒泰10月6日讯(记者 王蕊)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农民们常年以种植叶菜为生。今年年初,福海县村民杨应元一改往年种植叶菜的习惯,改为设施农业,引进了大庆市的“43”型温室大棚技术种起了美国提子。几个月过去了,杨应元家的葡萄树长势喜人,看着村里人都眼红了。掌握了新技术,有了新思路,老杨成了村里的设施农业示范种植的“带头人”。

一大早,现任福海县委常委、副县长吕国信就来到了绿苑专业合作社社员杨应元的家里。眼下已经进入十月了,老杨这几天正在为给葡萄树剪枝的问题发愁呢,听了他的担忧,两人就马不停蹄地走在大棚里,一边摆弄着葡萄树,一边探讨着技术。
老杨告诉记者,改为设施农业种果蔬产品就是吕国信给他出的主意。
吕国信给杨应元讲解提子种植知识。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吕国信是黑龙江省的援疆干部,更是深入基层的农技专家。2010年底,吕国信来到福海县后,多次到农村走访调研,他发现,新疆的水果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即北纬42°以南,而阿勒泰地区在北纬47°,北疆没有设施农业和林果农业,但是当地的自然纬度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设施农业。
“那时候他经常到村里跟我们聊,他说让我建新棚种新品种,美国提子、四季草莓,可以增加收入,还把两个地方的收入情况对比,我一听就感兴趣了。但心里总是半信半疑地。”老杨介绍道。
常年来,老杨和村民们已经习惯了叶菜种植,都已经习惯了,没有技术也不敢盲目投资。就在老杨犹豫不决的时候,今年冬天,大庆市组织村里的人去大庆参观,参观和了解了林果的种植后,让老杨有了信心,他决定试一次。
下了决心,老杨开始干了,决定种植1千株美国提子。为了让老杨无后顾之忧,吕国信把大庆先进农业设施技术——“43”型日光节能温室暖棚引进来,并无偿地提供了新型棚室设计图纸等各类技术资料及适合当地生产的三种美国提子和四季草莓种苗1万株。
几月个的时间,老杨认真地跟吕国信学技术、学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个时期树苗的变化和长势。每到果树种植到了不同的时期,遇到什么问题,吕国信就会亲自到老杨家里给他指导,讲解知识,毫无保留地把应该注意和掌握的问题传授给他。
“平时,我要是有什么技术问题,除了问吕县长,还会打电话给大庆市的技术员宋健,为我作‘远程技术指导’,虽然我们都没见过,但我三天两头地打电话给他,问一些技术问题,什么卷帘机、怎么杀虫等等,他每次都很好地解答了。”老杨笑呵呵地说道。
几个月过去了,现在老杨家的葡萄树枝叶繁茂,看着这么好的长势,老杨也信心十足。“明年我就能收入2万,随后的每年都会翻番,到第3年的时候一株葡萄能达到12公斤的产量,我这1000棵树,最低价格5块钱一公斤,收入应该在5—6万元了。而到了淡季的时候,卖价也会变,到时候我的收入就又会提高了。”
听完老杨算的账,村里的其他农户也眼红了。现在,在老杨的带动下,一共有11户农民也改成了设施农业,这也成为阿勒泰地区首例,而老杨则是村里唯一懂得设施农业技术的人。
“援疆的时间毕竟有限,希望这是个后续产业,有‘带头人’领着农民干,带动农民增收。现在,老杨就是这里的‘带头人’。今年,通过招商引资融资825万元,在福海县共建设新型10座‘43型’大棚,建立1座保鲜库,2座蔬菜加工车间。明年将在二期和三期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