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8日讯 17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2011年以来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五常大米”、“绿宝石”、“香其酱”、“龙丹”和“鸭宝宝”等5家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对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的“银珠”、“方正大米”等25家企业分别奖励1万元。截至目前,哈市中国驰名商标量已达31件。记者从哈市工商局了解到,哈市有近37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仅有38419件,与一些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名牌”企业被重奖
为了鼓励企业创名牌,哈尔滨市政府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重金奖励。
2004年“三精”商标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哈尔滨市政府重奖企业100万元,“哈药”也获得了100万元的奖励。2009年,哈尔滨市政府还对“花园”白酒、“葵花”药业、“飞云”防盗门等5家驰名商标及“红光”锅炉等55家省著名商标企业给予305万元的表彰奖励。2010年,哈飞等4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企业各获奖励50万元,“哈仪牌”等20家省著名商标企业各奖励1万元。据有关部门统计,哈市目前已累计发放驰名、著名商标奖励资金1070万元,表彰鼓励培育“知名品牌”企业。“五常大米”在刚刚获得省政府100万元奖励后,哈市政府再次奖励50万元给予鼓励。
据国家商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哈市注册商标总量为38419件,近三年新增20127件,相当于2008年以前历年商标注册总和,在全国大城市中的排序呈上升趋势。目前,哈市中国驰名商标数量31件,省著名商标192件,市著名商标374件。哈市申请商标注册数量和有效注册商标数量每年增长10%以上。
商标意识弱 超半数企业商标使用不规范
“企业获得了驰名商标,既能得到国内法律保护,又能得到国际性条约的保护,还可以避免商标被境外恶意抢注。”哈市工商局局长乔树江说,驰名商标是国际通用的法律术语,它的产生是由国家主管商标的行政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认定的。
乔树江表示,商标在市场竞争中,作用日益凸显。典型的事例,一企业商标使用了多年,但没有注册,结果商标被他人抢注,无奈该企业被迫花几十万元从他人手中买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另外一个事例,一企业的商标在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前,参加广交会时很难拿到展位,只好从有展位的企业手中买转让的展位,一个展位最高要花10多万元。在该企业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后,再参加广交会,企业花上二三万元就能得到一个保证性展位。
近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标工作,出台了鼓励哈市企业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奖励办法,然而,在哈市的一些企业中,不重视商标的现象比较严重。哈市工商部门近日对企业商标使用情况调研时发现,多半企业没有规范使用商标。
“哈市企业的商标意识虽然逐年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不仅争创著名、驰名商标的意识弱,就是商标注册的意识也比较弱。”乔树江感到更为可惜的是,有的企业拿到了注册商标、省著名商标,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白白浪费了商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