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0月22日讯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能力如何?目前鸡西市医疗保险是一个什么情况?对“一床难求”现象有何解决办法?……10月18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专题询问鸡西市社会保障情况。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依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在专题询问中,6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围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新农合等三个方面内容,把近20个备受百姓关注的社会保障中的疑问一一摆到桌面,市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等三部门的6位负责人,直面热点问题,实事求是地一一作答。
“我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是一个什么情况,保障能力如何?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参保面是一个什么情况,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传华率先提问。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旭:目前,全市参加企业和个体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已达到180823人。从2005年至2012年连续8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到1206元。我市城镇人口养老保险已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率为20%左右,参保率低。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利用行政手段促进征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专项行动,形成扩面征缴的良好态势。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崔皓东随后提问:“目前,城镇职工和居民一年内医疗保险待遇报销的最大额度是多少?我市在全省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对异地就医人员我市如何掌握和报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宝堂认真作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最高支付限额为32万元(含大病救助金2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最高支付限额为8万元,门诊大病最高支付限额为5000元。我市在全省各地市中,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始终位于中上等水平。”
李宝堂说:“参保职工和居民患病出市就诊的,须经市内三级及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专家会诊,因病在我市定点医院无法诊断或治疗的,由定点医疗保险科签署意见,经主管院长同意审批后办理出市转诊手续,医疗终结后回到转出定点医疗机构报销。长期在外居住的参保职工和居民,可到我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安置手续,由本人在异地居住地任选当地两家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异地居住人员住院或门诊大病就医时,由个人先垫付医疗费,并在就医后一周内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告,诊治终结后,凭有效票据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报销医药费。”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马奎兰问:“失业保险属于贡献型保险,一些企业和职工个人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了保费的收缴和扩面,人社部门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军: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和养老保险捆绑征缴,二是加大清欠力度,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四是建立奖惩机制。由于措施得力,近几年来,在国企改制,实际缴费人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基金征缴的良好势头,去年征缴突破亿元大关。
“我市新农保委托的金融机构网点不够便民,一些偏远的农村参保农民为领取每月55元的养老金去一趟区里、县里,花销大,意见大,人社部门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打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翟友财这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代表更加关注农民利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孙勇:目前,我市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现有各金融机构普遍在乡镇,针对村营业网点数量少、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我们已与农业银行协商在村屯设立代办点,在村屯小卖店设立POS机和电话银行转账等形式拓展服务渠道。力争明年全部实现“经办到村屯,服务进家门”。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光福问:“对城镇低保户除发放低保金外,在其他方面如缴纳供热费、医疗保险等还享有什么优惠待遇或救助?”
市民政局局长张广兰:我们在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的同时,还开展了城乡低保对象取暖补助、医疗救助、大学生就学救助等工作,2011年发放取暖补助金4587.68万元,医疗救助金2337.4万元,大学生就学救助金185.7万元,有效缓解了城乡低保对象实际困难。
“‘一床难求’的现象比较突出,卫生部门对这一问题有何解决办法?外出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如何享受新农合政策待遇?”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焦玉萍十分关注医疗保障问题。
市卫生局局长杨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一床难求”问题,一是积极增加医疗供给能力,2009年以来,全市总计投入6.4亿元,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发展再建设,努力增加二级以上医院的床位。截至本月底已增加床位860张,各医疗机构建设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全市病床总数将增加1660多张,增长61%,必将大大缓解群众住院难的问题。二是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是积极用政策引导就医流向。
杨博说,2010年,鸡西市出台了流动人员医疗保障政策。鸡西市新农合对出城务工人员规定:“填写异地安置申请表,其在实际居住地就诊费用回参合地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我市对进城务工等人员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民及随迁家属、进城就读农村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新农合或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不得重复参加、重复享受待遇。”
在一个半小时的专题询问中,委员们的提问切中时局、客观中肯。部门负责人的回答言简意赅、认真负责,会场气氛热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雅欣表示,询问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权力和有效监督形式,对促进“一府两院”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把专题询问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监督形式,每年不定期地选择一些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一府两院”的有关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更好地推动“一府两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