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0月29日讯 今年,安达市与安达畜牧场共建了5万亩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共建园区,加快了实用高效现代化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农民耕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2011年省农垦总局与我市市政府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合作共建领域已经拓展到工贸、农牧、社会事业三大类,合作项目达47项,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
省农垦总局和我市率先在干部交流、科技培训、人才共享上实行共建,省农垦总局选调多名优秀领导干部到10个县(市)区挂职副县(市)区长和农委副主任具体主抓农业生产工作。去年秋整地期间,农垦又派出11名技术人员分赴各县(市)区指导秋整地的农机作业。在今年的备春耕生产期间,从农垦建三江管局聘请了水稻和玉米生产专家在10个县(市)区做了10场巡回讲座,省农垦总局还选派了11名技术人员指导水稻智能催芽基地建设,人才共建为场市共建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推动了我市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项目共建谋划双赢发展。2009年以来,省农垦总局和市政府合作组建了10个农机合作社。在组建合作社过程中,我市为农垦协调、审批提供场库棚建设用地11万多平方米,农垦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10个高标准的农机合作社场库棚。目前,场县共建农机合作社已实现了整市覆盖。我市通过组织协调集约农民土地50万亩承包给10个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全面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组装措施,实行模式化栽培,规模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地方农机作业水平和规模集约经营水平。
科技共建共享先进成果。我市农民已在“建三江”、周边农场开发水田150多万亩,通过开展水稻栽培互动既传播了我市的先进水稻栽培技术,又带回了农场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利用场县共建农机合作社、周边农场大型机械多,耕作效果好等优势开展农机跨区作业,跨区作业面积逐年增加,去年共完成跨区作业1200多万标亩,仅秋整地大垄作业面积就达到了7万多亩。通过与农场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56处,进行了玉米模式化栽培、大豆窄行密植、大豆垄三栽培等新技术示范。
小城镇共建推进一体化发展。推进以“四统一”为主的小城镇共建,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实现城镇共建共享。绥棱县把四海店镇全部交给农场整合建设,四海店镇政府所在地的580户居民2500人入住农场小城镇。同时规划实施了安达市五撮房屯、蔡家窝棚屯119户470人,庆安县青山屯、幺围子屯、牛天成屯430户1800人,海伦市第二良种场和海伦市所属双建村3个自然屯、双安村3个自然屯、双丰村8个自然屯、通肯河林场,约4000户9660人的整体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