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7日讯 “让家长放心,让学生自豪,让企业满意”,在就业率持续走高与生源渐少的夹缝中,我省多家技工院校在今年的招生中都打出了这样的口号。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现有技工院校133所,目前有在校生14万人,一次性就业率持续走高,部分学校的培训订单已签到2014年。到2015年,我省高技能人才缺口近30万人,中级工缺口50万人。
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和供给的不足,都为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工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面是企业追着抢要技校毕业生,另一面却是技工院校出现招生难的隐忧。面对困境,我省技工院校多元化发展,寻求突破以应对挑战。
抢手
技能人才匮乏就业率持续走高
在入读技工学校之前,韩龙曾在社会上闯荡过一阵子。
“那时刚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想着自谋出路。”但在学习了一段厨师后,整日与油烟为伴的他发现,这并非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2005年,韩龙选择就读了哈尔滨技师学院数控专业。“这个决定还是很明智的,2007年我还没毕业,就已经有好几家企业要和我签约。”说起当初的决定,韩龙至今还很兴奋。如今,韩龙已经成为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公司一名优秀的工段长,月薪3000元以上。
与韩龙一样,我省大多数技工院校毕业生基本实现了毕业即就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3%以上。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目前,全省81.3%的技校毕业生在省内企业实现就业,18.7%的毕业生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20多个省市的200余家企业实现稳定就业。
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为何技工院校就业率如此之高?对此,黑龙江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晏少伟给出了答案。他告诉记者,与普通高职或大专院校不同,技工学校的定位更加明确,那就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和操作型人才。
隐忧
生源渐少招生面临“二次探底”
一面是学员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火热局面,另一面是技工院校陷入招生困难的尴尬境地,当前,我省技工院校发展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2010年以后,学校招生难度逐年加大,并呈现出生源数量逐年减少、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态势。”哈尔滨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新光坦言,近几年,技工学校的招生情况并不乐观。
张新光告诉记者,为了招生,学校没少下工夫。近几年,学校由被动地坐等生源转变为主动出击寻找生源。由于主要面向省内招生,学校在各地市都聘请了专业的招生人员,这些人对当地生源情况较为熟悉,便于学校的宣传和推介。此外,学校还派出数十名教师奔赴各地市、深入各村屯进行招生宣讲。
虽然校方使尽浑身解数,但收效甚微。“去年学校招生3000人,今年招生仅有2500人,明年的招生难度可能更大。”张新光不无担忧地说。
记者了解到,技工院校生源渐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初高中毕业生逐年减少,加之大学扩招,高职录取分数线不断下降,生源流失严重。此外,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中,认为从技工学校毕业后从事的都是比较苦和累的工作,导致很多初、高中毕业生不愿到工厂工作,致使省内众多技工院校招生数量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
突破
多元化发展技工院校期待“春天”
如何破解社会需求大,生源日渐减少的矛盾?对此,我省技工院校纷纷寻求多元化发展,以应对挑战。
近年来,以佳木斯技师学院为代表的众多技工院校,更加注重市场性,直接培养一线技能工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探索出了“工厂进校园、专业办公司”的技工教育新模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其培养的技能人才“定位准、上手快”;以牡丹江技师学院为代表的众多技工院校,已发展成为企业职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等各类人员培训的主阵地。
记者从省人社厅技工教育处了解到,今后,我省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教研工作,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全力推动技工学校晋档升级,力争使我省6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并将重点做好“技工院校涉农专业发展模式研究”、“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探寻技工院校多元化发展的更多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