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1月8日讯 五年一瞬,沧海桑田,交通巨变,再创辉煌。
2007年以来,是鸡西市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管理体制科学创新,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纵横贯通的交通运输网络,打开了四面八方的大门,物流、客流每天如潮水般涌进涌出,路况质量稳步提升,依法行政成效显著,税费改革稳步推进,五年来,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在发展之路上高歌猛进。
公路建设破茧成蝶
当平直开阔的鸡虎高速从我市穿越而出,当气势如虹的大桥飞跨穆棱河而立,当条条干线公路和蜿蜒的农村公路连接成网并不断升级……,我市的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在党的十七大以来,迎来了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全市公路交通系统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目标,为把鸡西市建设成全省周边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用艰辛和汗水,以拳拳爱心、奉献之情,化作四通八达的发展之路。
据最新数据统计,鸡西市仅公路建设总投资一项,就达107亿元,开工建设各级公路5909公里,所修里程数相当于鸡西至海南的距离,鸡西的路况路貌,得到全面改善。
鸡西市现已建设高速公路270公里,达到了发达地区水平,成为拉动鸡西乃至我省东部地区旅游、煤电化、粮食和口岸运输的大通道。全市高速公路主骨架已搭建完成,鸡虎高速、鹤大高速与三江高速,形成中国东部沿边开放高速公路的骨架。缜密衔接的高速公路将我市与全省以哈尔滨为中心轴的四小时经济圈相连,打通了两个对俄经贸口岸高速公路运输通道,与其它地市高速公路相连接,形成了立体交叉的现代交通网,引领鸡西走进了东北亚经济圈。
如今,鸡西市已然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口岸公路、旅游公路、县级公路为补充,以农村公路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新建公路构建起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形成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市,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交通运输大格局。
运输市场跨越发展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辖密山市、虎林市、鸡东县和六个区,与俄罗斯毗邻,边境线长641公里,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2007年以来,开通了2条国际运输线路、7条国内省际客运线路,新建改建4个县级客运站、32个乡镇级客运站和村屯客运停靠站、2个口岸仓储基地和5个物流场站,累计完成道路运输客运量1.8亿人次、客运周转量43.2亿人公里,货运量1.3亿吨、货运周转量47.9亿吨公里,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18.6%、43.6%、52%和87.5%。高级客运车辆、特种货运车辆增长迅速,道路运输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增强了客流、物流集散功能,推进了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提升了运输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鸡西至乌苏里斯克客、货物运输国际线路的开通,使我市打通了对俄及东北亚经济圈的交通瓶颈,实现了由内陆边境区域向新兴区域性国际通道的跨越,进一步疏通了我市农工贸产品远销俄罗斯市场的流通渠道,带动所在地周边地区形成新型产业加工基地,为中俄两国特别是黑龙江省、鸡西市和俄罗斯滨海边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鸡西至北京、鸡西至大连、鸡西至青岛、鸡西至长春、鸡西至沈阳等7条省际公路客运线路,日发送3.5班次,方便了省际之间旅客运输的需要,密切了省内外区域之间联系。
公路管养科学规范
市公路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养护公司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推行事企分开、管养分开,逐步实行养护生产市场化,促进了全面科学养护,进一步提高了养护质量。
据统计,五年来,完成公路绿化1543公里,公路绿化量增加了一倍。所有干线公路两侧形成了绿色网络,实现了整段花卉的贯通,达到了车移景异的效果。开展的桥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了超限运输车辆治理长效机制,有效巩固了治超工作成果。鸡西市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十一五”以来始终保持全省一流。
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开展的以“一优三标”、“一备三率”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工作“标督评”数字化管理机制,强化了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严密了执法程序,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水平。市交通运输局先后荣获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单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