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与二、三线城市陆续开通航线 省内支线逐年增加
2012-11-09 06:03:43 来源:生活报  作者:石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1月9日讯 10月28日,哈尔滨太平机场启用新冬春航班时刻表,每周计划航班817班。新时刻表增加了飞往长沙、洛阳、昆明、贵阳、重庆等城市航班,加强了一些重点航线的航班密度。但今年新航班时刻表呈现出一个新特点,新开通的多为二、三线冷门地区直达航线,如洛阳、贵阳。目前,省内支线也是越织越密,从单一的省内互通到如今的实现支线与热门城市互通,48条支线机场航线里有38条飞往省外的航线。

  据哈尔滨太平机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哈尔滨航线网络基本覆盖国内省会城市、重要经济及旅游城市。近几年,陆续开通了至兰州、海口、厦门等旅游热点航线及公商务航线,加密了至广州、三亚、杭州等热点旅游航线,其中至北京的航线达到每天16班,至上海的航线达到每天9班,市民“南飞”旅游更加的便捷。

  今年,各家航空公司把眼光投入到了比较冷门的二、三线城市。“在冬春航季,除了短暂的春节黄金周以外基本都是市场淡季,而自3月29日至10月24日的直秋航季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商务活动与旅游出行的频繁期,各航空公司的市场争夺将出现白热化。为了在冬春季拓展市场,开通以前不通航的城市,也许会带动冬春航季的,发展。”一位航空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如今,冷门线路成俨然成为了冰城游客的“新欢”,从统计来看,三亚、大连这样的传统旅游方向客流量已基本“定型”,北京、上海等商务线路也没有太大变化,可早前开通的极少几班西南地区的航班也是有增无减,这就意味着,冰城游客直飞旅游目的地的范围越来越大。

  近日,大庆机场了开通由大庆—青岛—虹桥往返航线,此条航线的开通又为我省支线机场增加了一条通往热门城市的航线。

  从2005年第一个开通牡丹江机场的7年来,省内支线机场发展迅速,由7年前的一条航线发展到如今的48条航线,由几条省内互飞的航线发展到如今的38条省外航线。

  记者从哈尔滨太平机场了解到,我省南北相距1120公里,东西相距930公里,支线航空运输发展优势显著。目前,我省的支线机场已达9个,分别为:漠河、鸡西、伊春、黑河、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和加格达奇。“十二五”期间计划筹建五大连池、抚远、建三江、绥芬河4个支线机场。我省支线机场陆续通航大大缩短了省内居民的出行时间,并初步形成方便、快捷的省内机场布局网络体系。现在,从哈尔滨飞往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只需1个半小时,而坐火车则需要22个小时。

  据哈尔滨太平机场工作人员介绍,牡丹江机场在2005年第一个通航,当时只开通了到哈尔滨的往返航线,虽只有一条航线但效果却慢慢显现。选择乘坐飞机的旅客逐年增加,越来越多。鉴于第一个支线机场开通的成功,省机场集团对于支线机场的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随后佳木斯、鸡西、黑河等支线机场陆续开通。人们对于飞机的新鲜感和便利的条件,都大大促进了支线机场的发展。

  支线机场互相通航后,人们的目标开始转向省外,在哈尔滨转机已经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7年来,支线航班一加再加,由最初的一条航线扩展到今天的48条航线,由几条飞往省内的航线到如今的与省外热门城市的互通,支线机场的吞吐量也是一再创新高。

  据了解,截至10月18日,伊春机场旅客吞吐量为61262人次,比2011年全年增长37.35%。截至10月11日,牡丹江机场实现运输飞行起降335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13796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8%、25%,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29日,漠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0116人次,同比增长53.73%,首次突破1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