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地铁车站以欧式风格为主 全方位导向系统乘车不迷路
2012-11-17 06:43:0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高宏菲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7日讯 16日,记者跟随哈尔滨地铁集团建设施工工作人员,进入到地铁车站即将完工的理工大学站,为市民揭开哈尔滨地铁车站内部的神秘面纱。

欧式风格照明灯

地铁车次指示牌

  欧式风格装修5个特色站点之一

  16日,记者从理工大学正门一侧入口处,进入哈尔滨地铁1号线理工大学车站内部。除墙面上大型灯箱式广告牌外,车站内部以棕黄色和墨绿色为主色调,地面为白色正方形地面砖,棚顶的格状吊板上配装有白色条状照明灯,墙壁上安装了成排的欧式风格壁灯。整个地铁车站内部宽敞明亮。

  据介绍,地铁车站内部墙面砖为搪瓷钢板,和地面的玻化砖都具有A级防火功能,表面质感细腻,光泽均匀,易清理,色调柔和,棚顶为铝方通格栅吊板,棚顶灯光为T5节能灯及LED灯,可用电脑控制,根据时间按乘客流量设置用灯量,欧式壁灯除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属于应急回路,可用于设备维修时使用。

  据哈尔滨地铁运营分公司设备维修中心副主任王洪祥介绍,哈尔滨地铁一号线所有车站都以简约欧式风格为主,欧式风格体现在装饰材料的色彩、灯饰、出入站亭装修风格等方面,理工大学站4个出入口亭都是一致的简约欧式风格,铁路局站为红墙绿瓦风格,与地面饱经沧桑的欧式建筑风格相呼应,烟厂、哈医大一院、博物馆、铁路局、哈工大站等5个站台是特色站点,以不同建筑形式展示浓郁的欧式风格。

综合咨讯电子屏

  从地面到乘车只需3分钟

  记者从地面通过楼梯,进入到地铁车站的第一层为站厅层,在此层内,乘客可根据需要进入付费区和非付费区,非付费区远期将具有商业用途,乘客可通过自动售票机和人工售票处购买地铁车票,通过五个通道的检票机进入付费区,走两侧楼梯都可到达地下二层——站台层,在此层内等待地铁车辆进行乘车。站台层两侧站台中央设有3组坐椅可供乘客临时休息,站台边缘安装有安全门,是隔离隧道区间和站台的屏障,其主要功能是防止由于拥挤而发生的乘客坠落事故,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的候车环境,同时为列车司机创造一个心理压力相对较小的工作环境。哈尔滨地铁1号线全线18个车站共安装36册安全门,安全门与列车门一一对应,每侧站台有安全门24档,全线18个车站共计864档。

  据王洪祥介绍,自动售检票系统是由票卡、售检票终端设备、车站计算机系统、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和清分系统五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工作全过程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系统中应用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现金自动识别、微电子计算、机电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等大量高新技术,具有自动程度高、计费准确、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通过地下一层自动售检票机买票、检票进入地下二层进行乘车,最快只需3分钟,紧急撤离不超过一分钟。

墙上LED显示屏

补票亭

  全方位导向系统乘车不迷路

  记者在地铁车站内看到,无所不在的全方位导向图和导向标识,可让进入地铁车站的乘客轻松找到售票地点、乘车方向、正确出入口等。

  从进入到车站内开始,抬头就可见指引到自动售票地点、人工售票、检票地、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不同方向箭头指引牌,可引导乘客从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乘车,轻松找到自己要找的方向;在理工大学车站中心位置墙面上有大型的理工大学站综合信息电子屏,显示有理工大学站附近街区引导图、地铁站结构图、理工大学4个出入站口周围重要街路、建筑及乘坐公交车线路等;车站内4个出入口处一侧的墙面上都有一个小型的电子屏显示为出口周边信息,包括出站口所在街区位置地图、附近重要街道及建筑、乘坐公交车方向等;地下第二层站台层处,还设有大型的理工大学综合咨讯电子屏,显示哈市地铁网线图、地铁站层级图、乘车提示等信息;在站台安全门上车站导向图,灰色部分显示已走过站点,红色部分显示未走过的站点;16个电子屏在安全隔离门附近上方,随时显示车辆距离本站的时间和运行状态。


地铁车站内部站厅层

自动扶梯

  设置残疾人专用电梯

  地铁车站内部在检票口处设有一处较宽入口,可供残疾人乘轮椅进入,同时还设有残疾人专用电梯、指示牌、卫生间、盲道等,都显示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全线17座(除博物馆外)车站共计自动扶梯139台,直梯42台。地铁所选用的电扶梯全部是性能安全可靠的公共交通型电扶梯。同时为了方便残障人士乘车共设置无障碍直梯50部,无障碍直梯还可为带有大行李的乘客提供服务。除男女卫生间外,还特设有特殊人群单独卫生间。

  截止到目前,总计开展了16座车站共计85台自动扶梯的到货工作,安装完成55台,累计完成自动扶梯安装总量的40%;完成14座车站共22台直梯的到货工作,累计完成垂直电梯设备总量的52.4%。

  地热泵调温冬暖夏凉

  哈尔滨地铁站内虽然没有设置空调,但利用水冷机组和通风系统可保证地铁车站内舒适温度。

  地铁的环控系统由车站公共区通风系统、区间隧道通风和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组成,控制车站及区间的温湿度,每个站点水冷机组用于夏季降温,送新风系统调节温度,保证乘客乘坐舒适。在发生火灾时,还能够通风排烟,保护人员迅速撤离。根据东北地域特点,安全门隔离门上方的设置风阀,冬天关闭阻挡活塞风,夏天打开可降温。

  哈尔滨地铁充分运用地下的“热库”效应和先进的环控系统为乘客提供一个冬暖夏凉的舒适出行环境。

  12月末16座车站

  设备安装完成

  地铁1号线设备安装及车站装修工程是地铁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有车辆(含牵引系统)、信号、通信、设备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售检票、供电(含电力监控)、环控、安全门、电扶梯、给排水与消防(含气体灭火系统)、轨道、车辆基地和停车场共13个系统组成。

  截至目前,16座车站的机电综合管线安装及设备安装已经基本完成,并已经全面展开电气配线安装;进场较晚的哈工大站设备房砌筑已经基本完成,机电综合管线正在安装进行中,供电设备已经进场安装。9座车站的装修样板段施工并验收完成,14座车站的装修预埋及照明配线已经基本完成,受铺轨基地影响的哈东站、和兴路站以及进场较晚的哈工大站车站装修已经开始现场测量放线和预埋施工工作。

  预计到12月末,全线16座车站的设备安装完成并陆续开展系统调试工作;14座车站的站厅、站台公共区装修完成并基本具备运营人员进驻条件。

  年末车辆热滑实现试“车通”

  哈尔滨地铁1号线机电安装工程于2011年7月初开始启动,于2012年12月20日完成了供电、通风、通信、信号、安全门、自动售检票、气体灭火等13大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实现了全线电通;2012年12月25日,车辆进入正线区间,开始热滑,实现了试车通目标。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