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0日讯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工农区法院紧紧围绕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要求,进一步解放干警思想,创新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进一步严格审判管理,促进程序与实体公正。进一步抓好廉政建设,对违纪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树立法院形象,让法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让群众说共产党好。
一、做群众的贴心人,让群众感受到法官就在身边
根据当事人不同的需要,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工农区法院开通了三部绿色通道电话。一是预约立案绿色通道电话,对边远地区、林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实行电话预约立案,当事人不用出门就可以立案,开庭时还可以提供巡回审判服务。二是开通办理信访申诉绿色通道电话,对法院审理的案件有异议或有证据能证实的,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三是行风热线绿色通道电话,对利用职权违法办案、拖延执行等存在“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行为启动内部调查程序。同时,在辖区团结街道等六个办事处,红旗林场等七个林场设立巡回法庭工作站并挂牌,开展巡回法庭服务,同时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与市依法治市办共同组织开展“走基层、送法律、促和谐”法律进社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让法官走进基层,让群众有困难时不用到法院就能得到法律服务。
民商事审判审判庭,开展经常性企业走访活动,根据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项目,规范企业行为,服务企业发展;执行局与金融、房产等相关部门搭建平台,加大执行力度,完善执行措施;立案庭深入到边远地区、林区,上门指导立案,巡回立案;行政庭深入到行政执法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召开房屋登记管理座谈会,指导行政执法机关进一步掌握行政强制法。
二、切实解决群众难点问题,让群众受益
为了便于没有诉讼经验的当事人诉讼,在立案大厅设立导诉员,提供诉讼指导手册,将审判流程挂上墙,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只要是到法院来咨询问题的当事人,能解决、协调的坚决不推拖;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共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3.3万余元;在信访工作中用主动工作原则,化解被动接访的不利状态。即:主动沟通、主动解决、主动下访、主动化解、主动稳控,通过采取为生活困难当事人申请低保,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使涉访人中看到法院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在“两会”期间实现信访量大幅度下降,由信访大院变成信访小院,受到上级法院的表扬;开展法官大讲堂活动,把群众最贴近、最需要的法律知识送到身边,先后开展关于婚姻、继承、未成年人保护、民间借贷等知识的普及讲座,受到群众欢迎。
三、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永葆忠诚本色
以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省法院党建工作示范点为契机,抢前抓早,精心准备。严格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扬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五个支部。在通过积极沟通,寻求支持的努力下,获得批准由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并对我院3人以上的庭室成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与其他部门合并成立支部,实现了支部建在庭上,为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文化建设、廉政建设活动中,结合典型案例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找原因,深入剖析根源,进一步完善促进公正廉洁司法的制度措施。组织干警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切身体会违法违纪行为付出的代价,每名干警及家属签订廉洁承诺书,把好家庭廉洁一关,每名干警将自选的廉政警句摆上桌、将廉政座右铭挂上墙,时刻提醒自己要清正廉洁。年初以来,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标兵”、市“十佳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我院有2名干警获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张建新同志获“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先进政法干警”,同时20余名干警获省市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