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飞鹏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把十八大精神学习好、领会好,使之更好地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把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学习重点,把握学习关键,切实把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学习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吃透原文
党的十八大精神具体体现在会议的一系列文件之中,要全面掌握基本内容,就要原原本本地研读这些重要会议文件,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突出对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的理解,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为更加深入理解和切实把握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奠定基础。
要联系大局深入学习。党的任何思考和决策,都是从大局出发的。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用大局的视角和逻辑来解读它。国际大局及其趋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我们党宏观决策必须参考的背景。国内大局,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党必须关注的焦点。正是面对这样的背景和问题,党的十八大才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因此,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联系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大局,而不能就事论事、仅仅从文字概念上理解,否则就很容易简单化和片面化,无法全面领会其丰富的内涵。
要常抓不懈系统学习。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十八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这既是学习贯彻的重点,也是广大干部群众迫切需要掌握的重点,需要在反复学习中不断加深理解。
同时,学习领会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既要注意把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独创性,又要注意把握历史继承性,体现发展脉络、发展进程。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树立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摒弃“强调一时、学习一时”的错误思想,在常抓不懈上花力气,在系统把握上下功夫。
学习十八大精神,关键是抓好落实
学习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用十八大精神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大家自觉地按照十八大的部署和要求,明确奋斗目标,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党风廉政建设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使十八大精神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地矿部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紧密联系我国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资源约束趋紧的实际,紧密联系我国面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形势的实际,紧密联系地矿部门组织实施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地质技术支撑与服务职能定位的实际,谋划结合点,找准切入点,真正让十八大精神在地矿部门落地生根。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联系起来。国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根本目的是破解资源瓶颈制约。作为地质找矿的主力军,地矿部门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来,坚定不移地实践地质找矿新机制,确保实现找矿突破战略目标,为切实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联系起来。地矿部门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四个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来重新审视定位地矿工作,树立“民生地质”的理念,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放到地矿工作“半壁江山”的位置来对待,扎实做好城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城镇与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防治、地热资源勘查与利用以及涉及公共安全的专项应急地质调查与勘查项目,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推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联系起来。地矿部门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要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高站位、宽视野谋划地勘单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地矿经济发展,稳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戮力塑造地矿工作的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