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党性教育
哈尔滨学院 李德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这是在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刻向全党发出的诸多号召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在我党长期执政的大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是否坚强显得非常重要,它既影响到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更影响到党风廉政问题。从党性的内涵来看,党员干部的党性是否坚强体现为立场是否坚定、工作是否务实,这些都需要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取得,因而坚强党性需要教育。
第一,党性需要在历史中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从成立时的全国53名党员发展到现在8000多万党员的事实充分说明它是有吸引力的。之所以有这种吸引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愿意为了人民的事业去奉献,并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奋斗不息。民主革命时期,面对敌人的屠刀它毫无畏惧,为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没有被一穷二白和建设经验短缺等困难吓倒,义无反顾地进行探索,即便遭受极大挫折也在所不惜。可以说,为了践行它的理想信念,为了人民的美好明天,再大的困难和挫折它都乐意面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始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克服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困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骄不躁,秉承务实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优良的作风。我党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以人为本,这种既有理想信念,又脚踏实地的精神,成就了自己,也博得了人民的信赖。毋庸讳言,在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音符,比如张国焘、王明等大搞宗派主义,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不惜要挟中央,但历史的结果证明他们的下场悲惨,这从反面更加衬托出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党的历史不仅不能忘记,而且应该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去总结。可以说,党的历史是一笔巨大财富,是进行党性教育的一部现成教科书。
第二,党性需要在发展中教育。在党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在经历了诸多挫折之后,不仅深切认识到了发展的重要,而且也找到了发展的正确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实惠,邓小平曾讲,“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当前,发展是关键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对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党历次大会都浓墨重彩地强调,比如十六大和十七大的报告都讲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八大报告也要求“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确实,没有必要的发展,不仅我们的生活无法有效改善,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会趋于空洞,而且我们面对的国内外一系列问题将得不到解决,党的执政合法性也会存疑。并且,从坚强党性的角度讲,党性教育不仅会因为发展不足而缺少坚实的现实支撑,而且还会毫无说服力。因此,党性教育需要置于发展的视野之下,一方面在发展中教育,将发展的成果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优秀事迹作为党性教育的现实素材,增强说服效果;另一方面用党性教育推动发展、巩固发展成果,实现发展与党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第三,党性需要在实践中落实。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决定着认识的性质和发展,而且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科学正确的标准。我们的发展目标要在实践中落实,我们的理论认识也要通过实践得出和检验。党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除了它有崇高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意愿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广大党员干部能够立足实践,在实践中为党的伟业增砖添瓦。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党员干部可能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面临的工作环境不同,体现党性的方式也可能会不同,比如承担保密工作的党员,保守好党和国家机密反映了其党性,而对处于宣传部门的党员来讲,反复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则是其坚强党性的体现。因此,党性教育需要着眼于广大党员干部,立足于他们所处的实践环境,从其实践中寻找素材,结合其不同的实践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在实践中落实党性教育,不仅要看广大党员干部怎么说,更要看他怎样做以及做的效果。既要看他是否将党的理想信念自觉地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又要看他是否严格遵守了党的纪律和章程,还要看他在实践中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党性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抓好党性教育的重大任务。我们要通过对报告以及之前党的历史文件的学习,认真领会关于党性的科学内涵,认识党性所集中体现的重要方面,努力抓好党性教育,既要借助对党的历史学习进行教育,又要注意结合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进行教育,更要注意脚踏实地,务实肯干,在实践中落实和体现坚强的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