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廉洁政治为目标推进社会廉洁
中共齐齐哈尔市纪委书记 张子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面建设廉洁政治,实现“三清”目标,关键是要在规范权力运行、打造“阳光政府”、纯洁党员队伍上下功夫,以公正促进干部清正,以阳光促进政府清廉,以纯洁促进政治清明,进而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廉洁。
一、推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干部清正。干部清正,关键是行使权力公平公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但是,公权私用,权钱交易,与民争利,偏亲向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白热化”,利益期权化、交易间接化、作案隐蔽化等权力“寻租”隐患增多,腐败诱因还在增加,规范权力运行任务艰巨。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控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一是要精简放权。减少权力就意味着减少腐败。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限制和转移一些部门权力,着力解决权力过多干预市场的问题;要在清理审批项目基础上,实施行政审批权集中改革,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二是要合理分权。盯住行政权力相对集中的部门,资金资源管理权相对集中的领域,特别是权力相对集中的“一把手”,从权力分工上推行分事行权,改变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从权力设置上推行分岗设权,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缺陷;从权力授予上推行分级授权,改变权力“上多下少”的机制弊端。三是要阳光用权。通过细化权力运行流程,让行权具体人员、权力行使依据、工作责任范围、办理程序和时限、相对人的权利等一目了然;通过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统一交易、统一管理、统一监督;通过制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对所有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和量化,压缩权力运行的弹性空间,让自由裁量不再自由。四是要科技控权。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金在网络上监管、风险在流程内控制、资源在市场里配置。
二、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促进政府清廉。政府清廉,核心是行政行为阳光透明。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高高在上、公务暗箱操作、公开半遮半掩、办事吃拿卡要等问题严重,群众深恶痛绝,影响了政府廉洁。因此,必须落实群众的知情权,进而激活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打造“透明政府”、“阳光政府”。一是政府决策要透明。要广泛听民意,躬身寻良策,调研听真言,争取群众最大支持。二是政务信息要透明。一些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大事、实事,以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决策等信息,要在第一时间让老百姓知晓,避免被讹传,防止被误读。三是行政过程要透明。就是要执法全程网上公开,定期在网上公开“三公”经费,随时对政府工作公开答疑,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质疑,赢得公众理解支持。四是行政程序要透明。就是要通过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实现阳光办事,高效规范服务,让群众办事知道找谁去办、办事必须符合什么条件,什么时候能把事办完,办事不满意找谁投诉,不用托人、不走关系就能办成事。五是领导干部要透明。不仅党员领导干部要向纪委如实报告重大事项,接受党内监督,还要探索实行副厅级以下后备干部财产公示制度,有效防止带“病”提拔,提高干部任用公信力,逐级逐步纯洁干部队伍。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政治清明。政治清明,前提是党员的先进和纯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纯洁性建设”,并再次强调“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对每个党员做出了加强自我修养、彰显人格力量的具体要求,表明了作为执政党对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高度清醒。事实上,党内的一些不纯洁现象,根子出在少数党员身上,一些党员干部中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亟需认真解决。作为一个拥有8200多万党员的大党,必须不断强化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切实解决理想信念迷茫问题。必须加强组织生活,实现基层党员组织生活正常化。必须坚持严入宽出机制,既不给动机不纯、操守不洁者可乘之机,防止徒有其名的党员混进党内,也要切实解决党员干部能上不能下、党员能进不能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队伍纯洁、肌体健康。必须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重点解决“一把手”权力过大、监督乏力问题,形成监督合力,加大监督压力。推进“电视公开述廉”等有效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加速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把对驻在部门“一对一”的同体监督,变为几个部门派驻机构联合巡视的异体监督。
实现“三清”目标,建设廉洁政治,既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的效应是治本的。只有做到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堵塞体制和机制上的漏洞,整治和防范不廉洁问题,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条件。建设廉洁政治,实现“三清”目标,就是要在正本清源的同时,荡涤社会腐败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廉荣贪耻之风,让廉洁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不懈追求,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