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七台河市新兴区:农业经济彰显现代活力
2012-12-31 10:16:23 来源:东北网-七台河日报  作者:臧世家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31日讯 2012年,新兴区坚持把“强村富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借助“一村一品”、“区场共建”等模式,学习农场现代生产方式和小城镇建设经验,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支持农村兴办企业,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近年来,新兴区通过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农民实际需要,提供技术服务,全面落实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夯实了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开创了“三农”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使用先进农机具,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新成立的长兴乡东旭兴农谷物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长安村境内,地处长安村、红旗村、长发村和罗泉村的中心地带,辐射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耕地17万亩,发展目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土地集中整合,达到谷物种植、收购、仓储、销售一条龙,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合作社计划投资2500万元,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谷物加工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000平方米,地秤1个,烘干塔1座,已完工,现有核心种植面积5000亩。二期计划投资1000万元,申报现代农机合作社,购买大型农机具34台,目前部分农机具已到位。合作社两期投资完成后,可就业30人,年烘干销售谷物2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利润600余万元。2013年,合作社将继续投资2000万元,新建年5万吨能力粮食仓储、畜牧养殖和特色农业项目,代耕种玉米1万亩。同时,新兴区还加快推进水稻专业化生产,扶持大户经营,引进工厂化管理模式,不断扩大订单种植面积,创建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区,打造绿标稻米品牌。发挥城郊优势和技术优势,在绿色、特色、反季种植上下工夫,规划建设蔬菜新区,创建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做大绿色蔬菜产业。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实现由传统种植业向发展经济作物转变,逐步扩大绿色小杂粮种植面积,提高农业效益。不断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特色养殖。

  新兴区加大了对农村兴办企业的扶持力度,从项目引进、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给予帮扶指导,兑现优惠政策,使各村办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红光村彩色步道板厂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近百万元,同时解决了6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红胜村型煤厂在村支书张福元的带领下,完成技改后,一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多万元,吸纳劳动力60多人。东升村空心砖厂也办得红红火火,产品供不应求。黑龙江东之星果蔬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长兴乡长兴村后山,是新兴区长兴乡政府重点打造的一个农业项目,注册资金500万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菜窖5000平方米。2012年公司投资400万元,扩建厂房800平方米,新购进生产、冷冻保鲜设备一套。公司以种植、收购具有东北特色的果蔬为主,通过速冻、冷藏、保鲜的贮藏方式错季销售。公司一次性贮藏量为1.2万吨,全年贮藏量为3.6万吨,基本能保证全市的优质果蔬供应。目前公司已通过QS9000认证,具备进驻大型超市能力。2012年公司种植贮藏玉米675万棒、马铃薯82.5万公斤、白菜50万公斤,同时收贮彩椒、西兰花、油豆角、元葱、娃娃菜、南国梨等特色果蔬,在年节旺季开库投放市场,平衡市场需要,稳定市场价格。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利润可达400余万元。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