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乘客诉苦的哥算账 政协委员:破除公司垄断打车才能不难
2013-01-08 10:35:23 来源:生活报  作者:徐日明 张清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乘客诉苦:打车一座难求合乘挑客成常态

  的哥算账:“份钱”多不合乘就得赔钱政协委员挖根源

  生活报1月8日讯 冰城由于地域天寒原因,冬季打车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今年出现极寒天气,出租车合乘载客的更多了,高峰时间还经常出现出租车一座难求的现象:路上跑的出租车每辆都坐着三位以上的乘客,即使想合乘也要等上很久;一些驾驶员甚至为了增加收入,看见两人以上打车的根本不停车。7日,哈市政协会议开幕当天,打车难问题又成为提案中的重点内容。部分政协委员表示,造成出租车司机直接或间接挑客、无限制合乘的原因是公司垄断造成运营成本增加,政府应考虑改变目前出租车公司管理模式,加强公司的集约化管理,并考虑在现有基础上增添出租车运力,保证市民出行。

  调查站30分钟等不来一辆空车

  对于打车难的情况,哈市很多市民深有同感,而这种“不合乘坐不上出租车”现象也被称为哈市“一大怪”。6日16时许,记者在哈市南岗区西大直街与通达街交口附近看到,招手打车的市民排成了队,载客出租车不断停下来,询问上哪儿之后,又不断离开,一些出租车上已经坐了三个人,但司机还是不断地停车希望拉载到更多的客人。大约30分钟过去了,没有一辆空驶过来的出租车。因为天太冷,一些打车市民不等出租车司机问方向,而是直接上车,告诉司机:“你上哪我就上哪,反正我要上车,绕道也认了。”

  6日18时,在道里区尚志大街,两位外地游客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站了半个小时了,问了好多出租车,但由于他们是两个人,而且有很多行李,因而司机都不愿意拉载他们。

  采访中,哈市政协委员谢雷表示,哈尔滨冬季漫长,因为天冷路滑,每年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是市民打车高峰期间,在这一期间内,出租车合乘很常见,但今年由于天冷雪大的原因,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原因的哥算账:不合乘就要赔钱

  对于打车难的状况,哈市部分政协委员专门进行了体验和调研。委员谢雷说,哈市今年冬天因为天气寒冷,雪大、路滑,打车的乘客非常多,一座难求的现象突出,出租车司机挑客拒载情况也更加突出,以至于越少的人越好打车,两个人站道边根本没有出租车会停下来。有人调侃,出租车都快成跑线面包车了!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矛盾就出现了,一是要赶时间,一是要多挣钱,每天都有这样的纠纷出现。虽然哈市交通运输局出租车管理处在去年11月份就公布了“对出租车雪天拒载强拼一律施行上限处罚”的规定,但因为这不是经常性的检查处罚,制约力有限。

  采访中,有的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因为雪大、路滑、堵车等原因,一辆出租车平均每天仅能行驶130公里左右。按每公里2元钱计算,每天可收入260元。给公司的份钱(约140元)和油钱(约100元),车辆8年经营权的费用(按出租车小买断12万元,8年经营期计算,每天约合40元),加在一起约280元。这样计算看来,出租车如果不合乘就是赔钱,是运营成本让无限制的合乘变成了今年冬天的一种常态。

  症结公司垄断是根源所在

  对于打车难的情况,哈市相关管理部门曾通过延时交班、培训驾驶员等管理手段加以规范,但效果却不甚明显。对此,哈市部分政协委员表示,出租车管理治标更要治本,要从体制上加以破解。

  哈市政协委员朱研研表示,现行《哈尔滨市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哈市出租汽车经营权实行许可制度,出租汽车经营权实行有偿出让。个人要想从事出租车经营,必须向有出租车经营权的公司购买经营资格。这就造成了部分出租车公司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从而出现了百姓对整个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不满意、出租车司机个人要承担全部经营风险、政府要经常面临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责难,而取得具有垄断地位经营权的出租车公司却赚大钱的怪现象。

  “现行条例下,出租车行业服务交易成本较高,这种成本最终转嫁到出租车乘客即消费者的头上,进而造成了供需矛盾,导致合乘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哈市政协委员刘迎新说,出租车公司名义上是统一经营,实际上是以保证金和“份钱”为代价,将经营权转让给个人。目前部分出租车为买断经营或是个体挂靠经营,公司对出租车管理的力度不大,这些都成为出租车司机挑客、合乘的根本症结。

  破解

  打破经营格局增运力

  如何有效破解打车难?哈市政协委员朱研研说,目前,哈市有出租车近1.5万辆,日客运量约60万人次,承载了哈市30%的交通运力。《2011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年末哈市户籍总人口993.3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471.5万人,平均每辆出租车负荷的服务人口达到315人左右。尽管按照人们熟知的“大城市出租车不少于每万人20辆”的标准推算,哈市出租车投放数量已经达标。然而,该标准是1995年制定的。近20年过去了,哈市人口、道路、市民收入等都发生了变化,出租车市场早已从供大于求转为供不应求。用20年前制定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的出租车配置数量显然已经不合适,希望有关部门重新进行测算,考虑是否还需要增加运力。

  委员刘迎新建议,应打破现有出租车公司经营权的市场格局,加强“公车公营”模式的推进,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并考虑给驾驶员交纳保险,增加他们的幸福感,让他们热爱行业、珍惜行业,从而遵守行业规定,提高出租车服务质量;在目前出租车GPS开通的条件下,提供电话叫车等服务;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快考虑再增加哈市出租车投放数量。

  回应

  交通部门正在调研

  确有需要增加运力

  对于政协委员们的建议,哈市交通局出租车管理处副处长冀智表示,今年出租车管理处将主要推进出租车公司集约化管理,按照目前现有的“公车公营”模式,以及联盟出租车公司等集约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市场,力求让市民出行满意。

  冀智说,今年该处将规范出租车管理,推进出租车企业整合,今年年底全市出租汽车企业将由88户减少到44户。同时,今年出租车管理处也将注重出租车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交通智能指挥平台原有功能基础上,开通出租汽车电话叫车业务;完成两处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建设;完善出租汽车驾驶员诚信档案,逐步推行企业承包聘用驾驶员“先审查,后上车”的用人机制,保证出租车驾驶员在上岗前经过公司的严格审查,以确保服务质量;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带头承诺不拒载活动,推动行业服务突出问题解决,使投诉率明显下降。

  关于增加运力问题,冀智表示,目前已在进行市场调研,如果的确有必要,出租车管理处将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增加哈市出租车的运力。

  7日晚,哈市市民、游客在铁路街排队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