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9日讯 (记者 杨林川) 《哈尔滨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未来5年,该市将努力实现和谐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发展环境优良、文化名城形象明显提升。在哈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尚颖提案,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城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关注文化产业的五个重点,从而推动哈尔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尚颖。
尚颖认为,人文是社会的核心,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发展,民生幸福、社会和谐,文化不仅是重要的内容、衡量的指标,更是强大的动力和支撑。哈尔滨是一座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又具有开放创新的现代文化气质的城市。创建人文都市,打造文化名城,是事关哈尔滨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尚颖在提案中建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图书馆数字化步伐。提高图书馆科技含量,实现省、市、区图书馆联网(通借通还)、联机编目、馆际互借、文献资源共享。
同时,要加快建设城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兴建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如哈尔滨大剧院、市职工文化艺术宫、市综合文化馆(含美术馆和博物馆)、哈尔滨音乐厅及哈尔滨音乐博物馆、李兆麟纪念馆等一批文化设施项目。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已确定将文化产业列入冰城三个优先发展的服务业之一,并初步起草了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现正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按照规划,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里重点规划建设“一轴、两带、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域”,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确保到“十二五”末提前一至两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哈尔滨市GDP的比重达到5%,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哈尔滨市的支柱产业。
为此,尚颖建议,哈尔滨市打造文化产业,需关注五大重点。一是发挥哈尔滨中心城市的集散功能,打造出版、印刷、发行等业态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依托中心城市文化活动集中、人流集聚、时尚荟萃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演出和休闲娱乐业。三是充分发挥哈尔滨市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冰城夏都”城市名片。四是面向国际,打造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和冬季体育赛事举办地城市,建设东北亚会展名城。五是充分利用哈尔滨市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作的教育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以娱乐教育为目的,进行动漫游戏产品及衍生品的研制开发、出版发行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