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1日讯 城美了,可部分小区环境还是脏乱差。如何让老旧小区居民更近距离享受城市发展成果,市人大代表杨大杰对哈市物业管理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提出建议。

理顺业主和物业的关系,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会外调查
全市物业管理收费率平均60%,能达到90%以上的很少,有相当一部分物业收费率仅为30%-40%,有个别的低于10%。收费率低导致物业管理陷入怪圈:业主欠费——物业企业亏损——降低成本——减少服务——更多业主不交费。
2003年以来数据统计,哈市近半数物业处于亏损或勉强持平状态,全市物业企业每年亏损总额平均在5000万元左右。
一些物业企业靠“物业亏供热补”、出租共用部位等方式勉强维持。近几年,随着哈市小锅炉大规模并网改造和煤价上涨,一些物业企业不再供热或难以再用供热弥补物业亏损,从而导致一些老旧住宅区的物业企业频频“弃管”。
开发商为卖房子夸下海口,最终烂摊子留给物业。哈市有关物业方面的投诉有50%以上与开发建设遗留问题有关。哈市很多物业由开发商“自建自管”,特别是最初的物业企业,大多数是从房产开发企业中派生出来的。有些开发商为了促销,在销售过程中乱承诺,如赠豪华会所、封闭管理、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等等,入户进住后发现承诺难以兑现,最终物业企业“背黑锅”。房屋工程质量问题也容易殃及物业企业。
矛盾中同时也存在物业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重收费轻服务的现象。对于业主来说,物业消费意识也有很大提升空间。从公房改制过来的那部分业主,认识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管分房、修房,自己管住房的福利住房阶段,没有认识到物业管理是一种住房消费,没有形成花钱买服务的观念。
低收入群体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哈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欠发达,企业下岗人员和低收入困难群体比重大,这部分人大多居住在老旧小区,尽管物业收费标准很低,可是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普遍偏弱,导致欠费问题时有发生。
代表建议
加强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培养业主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物业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物业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业主进行物业管理办法、法规和物业管理知识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业主形成物业消费观念,意识到物业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有偿服务,接受物业服务就像去饭店吃饭一样,支付费用是理所当然的。通过宣传,让业主形成集体意识,懂得不交物业管理费,不仅损害了物业企业的权益,影响其管理服务,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加强物业企业管理和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严把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和退出关,引导物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降低成本,积聚更多的专业人才和资金,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的物业企业对欠费业主采取断水、断电等过激做法,是不可取甚至违法的。物业企业在与开发商办理房屋交接时,应严格按照房屋验收接管标准办事,对有问题的房屋,可以在开发商处理完毕后再接管,避免业主在入住后因房屋问题引起纠纷,也方便自己日后的管理和维护。采用电子付费方式,特别是将物业、供热、供水等服务收费实行“一卡通”,不仅交费程序简便,还能够保证收缴率。
网友声音
@金豆子:小区外清新整洁,小区内又脏又乱,该给老房子美美容了,让老百姓更近距离享受城市发展成果。
@麻省大灰狼:去年夏天,我家突然停电了。找到物业公司,答复说问题出在供电部门。找到供电部门,答复说问题出在物业公司。找了好几个回合,我们也没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小区内的供电、供水、煤气出了问题,究竟该不该找物业公司?

凌乱的电线不仅影响市容,还造成安全隐患。
@漫天飞雪:我住的小区三年内物业费涨两次,服务水平却不见长。这样的物业公司谁来管管?
@一片一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业消费和买衣服、下馆子一样,都是要付费的。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如何服务?
@梦回大秦: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素质太低了,动不动就要给居民停水、停电的,这哪像业主聘来的管家呀?
@小花花:我住的小区物管会“变脸”,收包烧费、物业费之前,屋子烧得暖、小区扫得好,费用一交完,立马“变脸”,暖气凉了、卫生差了。这样的物管,业主怎能心甘情愿交费。
清理各种线路,扫荡城市“蜘蛛网”
市人大代表贾庆胜、田春富建议:社区物业统一检查各种线路,统一规划和管理
【调查】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高楼林立,百姓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在一些老城区,随意架线已形成“天罗地网”,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埋下安全隐患。以道里区河洲街为例,长约150米的路段,横列的各种线路有38组之多,其中有粗的(多根组合)、有细的、有横的、有斜的、有交叉的,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旅游城市的形象。在老城区南岗区颐园社区也存在类似情况,辖区内有很多楼房都是上个世纪建设的,很多电线老化,超期、超负荷使用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各种光缆、电话线等也纷纷接入老楼的楼道内,导致单元内电线凌乱不堪,新的和老的、正规和不正规的电线交错混杂在一起,使楼道内线路变得杂乱无章,不利于区分和管理,影响楼道环境,并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因电线老化引起火灾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涉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建议】
贾庆胜、田春富:社区物业统一检查各种线路,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比如配备线管或线盒等;电力部门进行重新核定,对于超容的电线重新规划铺设,对于老化电线实行强制更换;进一步完善制度、法令,督办问责制度,电信、联通、有线、电业几家架线相关单位各自拿出本单位加强整改实施办法并上报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整改。
公交车铺上防滑垫、小区内建设便民快递中转站、物业管理公司待整顿、空中“蜘蛛网”需清扫……杨大杰、贾庆胜、田春富、刘军、赵宏征、王丽梅等代表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将一份份温暖人心的建议带上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运行10年以上,3000部老电梯何去何从?
市人大代表刘军建议,抓紧制定出台《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调查】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哈市小区有民用电梯1.1万部,运行10年以上的有3000部。预计到2015年,全市电梯拥有量将突破2万部。
去年,哈市多个小区都曾出现电梯罢工事件。如道外区滨江新城小区、道里区新大发国际、香坊区量具小区。在遇到电梯事故时,哈市多数物业企业的说法是小修可以承担,但物业公司不负责大修或者换梯。
2006年施行的《哈市城市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试行办法》中提出,电梯的维修可以申请专项维修资金。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目前哈市的专项维修资金收缴率非常低,如果居民没有缴纳这笔资金,物业根本无法提出申请。
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负责人介绍,由于国家对电梯的使用寿命没有强制规定,大部分厂家的企业标准在10年至15年。
【建议】
刘军:抓紧制定出台《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全市的电梯生产、维修、检验检测、安全技术评估、报废及其他监督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规范。
电梯产权单位是电梯安全使用的主体责任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实施严格监管。政府应督促电梯产权单位建立“一梯一档”的维保记录;维保项目和内容要符合《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维保所需设备、技术条件要齐全;单位持证技术人员实际数量要充足等等。
物业公司应当担负其公共安全“守护人”的角色。有关部门应督促物业管理公司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做好物管费、电梯维保费、强制年检费的收缴筹集和年检、维保的落实。
建议速览
社区配建快递“收发室”
王丽梅代表建议:目前哈尔滨快递收件量突破十万票,而且每年在以25%左右的增幅增长。其中,网购快递量占55%—60%左右,而企业快递需求量增速也较快。建议在大型社区、学校建立城市共同配送站点,减轻送派压力,配送点的功能类似于“收发室”,各快递公司都把快件送到这个“收发室”,然后由专人负责完成“最后100米”的送件工作,也可以通知客户自己顺便取件。
在各大商场超市配轮椅
贺先鹏代表建议:由于残疾人(或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在各大商场购物和消费过程中行动不便。建议有关部门对大型商场、超市提供轮椅服务。这不仅仅是社会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实实在在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冬季公交车内铺上防滑垫
李桂英代表建议: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哈尔滨市的公交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原公交车冷破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车厢内的舒适度也大大提高。但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由于车厢地板材质的原因,冬季车内较滑,特别是下雪天,乘客带进泥水,走进车厢很难站稳,有些老人更是跌跌撞撞甚至滑倒。建议在公交车厢地板上铺设防滑垫,小小举措既贴心又实用。
建设得莫利旅游名镇
董文琴代表建议:方正县得莫利距哈尔滨近200公里,哈同公路贯穿全境,近年来,因得莫利炖活鱼而名扬各地,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一张靓丽名片,得莫利服务区已成为哈东地区最大的服务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其餐饮、住宿、特色产品批发等行业必定蓬勃发展。建议将“得莫利”撤乡并镇,并建成龙江旅游名镇。
市区内全面禁止炭火烧烤
赵宏征代表建议:哈市大街小巷有烧烤摊几千家,绝大部分采用“炭烧”方式。炭火烧烤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恶英、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空气,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建议在全市取缔炭火烧烤,对于手续齐全的业主,限期全面改用电、气等清洁能源烧烤。政府应考虑有偿回收“炭火”工具。
社区办公用电不能按商业标准收取
焦裕昌代表建议:社区办公室是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场所,属于公益性场所。但社区服务部门的用电收费却按照商业、行政事业单位收取。随着办公自动化,居民活动场所条件越来越好,社区用电量激增。社区办公用房不是经营性的,建议有关部门在收取电费时不能按商业标准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