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月18日讯 爱辉区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按照“突出特色,效益优先”原则,突破传统种植模式,特色产业呈现出蓬勃兴旺之势。
在高纬高寒地区早熟极早熟水稻品种试种成功的基础上,2012年,爱辉区实施“北方寒地水稻”示范工程,1.08万亩水稻种植获得丰收,亩产达500公斤,仅此一项新增优质水稻314万公斤。为抓好“北方寒地水稻”示范工程建设,爱辉区出台了发展水稻种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新增水稻种植面积、新建育秧大棚,大力扶持建设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水稻核心试验区100亩,推广试验示范技术23项。适合本地发展的黑交06-213、黑交9709优质品种得到推广。爱辉区大力推广缓解土壤大豆农药残留危害技术,采取本田整地前喷施萘胺等除草剂解药、泡田时洗地三次、育秧苗喷施萘胺等除草剂解药等综合技术,保证了水稻扩大生产对耕地需求。各部门以项目为支撑,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灌区水利设施修复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改善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实主体培育品牌,水稻种植面积80%以上实现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引进种植大户8户,成立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
爱辉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和特色产业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扩大规模”的原则,不断壮大绿色食品产业,让生态、健康的绿色产品打入市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全区已有有机大豆、蓝莓软糖、鹿源春酒、寒地水稻、有机鱼、山珍产品等88个农产品和水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120万亩土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2.18万亩耕地获得有机大豆产地认证。
近年来,爱辉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优势,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俄农业开发实现了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开发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良性发展态势。全面提高了境外农业开发合作水平,重点在绿色产品、特色养殖、农业机械、观光旅游、精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造绿色产品区、特色养殖区、生态旅游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四大板块。2012年,全区境外总种植面积达24万亩,温室大棚100栋,冷棚120栋;畜牧养殖肉牛150头、奶牛150头、山羊500只、生猪1400头、蛋鸡10万只,境外农业开发合作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9.1%,人均纯收入1.7万元。2012年,全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302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788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9278元,增长12%。
为确保农业生产形成特色产业格局,爱辉区坚持依托共建整地、规模经营、科技示范、政策补贴等措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充分利用场区共建契机,借助农场现代化机械、先进栽培模式和管理经验,实现跨区秋整地面积21.6万亩,高标准完成秋整地105万亩,其中,深松整地51.3万亩,4个村实现农场模式化栽培整村推进;坚持把规模化经营作为实现标准化、机械化的前提,鼓励土地适度向经营大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流转,制定了相应补贴政策,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优先安排农业保险指标,优先组建农机合作社,优先立项和重点投入,区级企业在录用人员时给予优先考虑,有效推进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高标准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开展新作物试验攻关,大力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水利的三大目标和八项任务,重点完成宋集屯灌区和幸福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推进坤站村旱改水工程和西岗子泵站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除涝面积2.7万亩,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春花盛放
- 中国首款商用级无人驾驶巴士开放试乘体验
- 浙中杜鹃谷满山遍野别样红
- 揭秘北理工全国唯一“开坦克”专业
- 如今这种沙发已经OUT了,买错就会要后悔的
- 西安部分楼盘“一房难求” 与购房者恐慌心
- 烟雨漓江
- 睁大眼睛,小心谨慎!让我们看看四大墙面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