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1日讯 最近一个月来,由于受降雪少、煤烟尾气、逆温天气等因素影响,笼罩在哈市上空的雾霾一直挥之不散。近日,记者走访哈市多家医院发现,雾霾天导致各大医院接诊的过敏性疾病患者骤增,主要以过敏引发的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的患者居多。另外,年终岁尾,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出现过敏症状的中青年人也不少。医生提醒,雾霾天,市民尽量少出门,如果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保持精神放松、情绪稳定、心态平和也十分重要。
外出晨练最好在10点之后
1月31日,记者在哈医大四院呼吸科门诊看到,诊室内挤满了就诊的患者,除了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外,中青年患者也不少。一位说话气喘吁吁的大娘向医生讲述,入冬以来,她一直坚持每天晚饭后去跳广场舞,但最近一段时间,她坚持不下去了,每次跳舞刺鼻的空气都会将她呛得不住地咳嗽,喘气也十分困难。
据哈医大四院呼吸科金寿徳教授介绍,最近呼吸科患者较平时增加了三成多。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明显,灰尘、细菌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她建议,老年人和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患者,如果外出晨练,最好在上午10点之后。
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25岁的小黄是一家KTV的工作人员,常常要工作到天亮才能回家休息。最近一个月来,他感觉嗓子干痒难耐咳嗽不止,常常无法正常入睡。经诊断,小黄患的是过敏性咽炎。
据哈医大二院耳鼻喉科于立民副教授介绍,近一个月来,耳鼻喉科接诊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的患者明显增多,与入冬时相比,增长了30%至40%,以老人和中年女性居多。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多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干痒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而过敏性咽炎患者表现为迁延不愈的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很少咳痰,常在夜间或清晨持续反复发作。
于立民副教授提醒,过敏性疾病患者增多,与近期持续的雾霾天气、气温反复无常以及年底人们生活不规律导致免疫力低下等诸多因素有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以及过敏体质的人群,雾霾天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口鼻。
改善饮食调节情绪可缓解过敏
35岁的孙女士在一家私企从事会计工作。不久前,母亲患病,孙女士一边要应付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家人,单位、医院两头跑,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孙女士发现,每当自己稍微走动多一些,就会突然长出一大片疹子,当汗消了疹子又立刻消失不见了,孙女士被折磨得憔悴不堪。哈医大二院变态反应科的马月眉医生分析,孙女士的过敏症状与她最近精神紧张、着急上火有很大关系。
据马月眉介绍,临近年底,很多上班族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劳累上火或熬夜聚会等因素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从而出现一系列过敏症状,主要以速起速消的胆碱能性荨麻疹居多。
马月眉建议,患者在出现过敏症状时不必恐慌,可通过改善饮食和情绪等方式调解。注意合理膳食,忌辣、忌酒;避免熬夜上火,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钙。症状严重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开瑞坦、扑尔敏等脱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