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人大代表张宇辉:市区禁放鞭炮 立法正当时
2013-02-18 09:32:27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2月18日讯 “不放开门炮,生意更火爆!”从今年的农历小年开始,哈市人大代表、爱建商会会长张宇辉就对辖区的百家临街企业这样劝导着。今天,在耳听目睹了冰城今年春节鞭炮声渐稀之后,曾多次在哈市人大会上提出相关议案的张宇辉表示,冰城在市区实施鞭炮禁放正当时。

  “放鞭的空间

  没有了”

  张宇辉说,哈尔滨是一座非常洋气的城市,在燃放鞭炮的规定上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如不仅规定了从农历小年到正月十五为燃放期,还细化了燃放时间,除大年三十外,燃放时间为每日6时至24时,每日零时至6时禁放。

  “1995年1月,哈市开始在市区禁放烟花爆竹,禁放4年后,哈市在春节期间实行限放规定。”张宇辉说,从一度禁放到调整为限放,表明那时的哈尔滨城市化水平还不高,百姓过年还有着在大院里放鞭炮的情结。如今的哈尔滨,经过2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哈尔滨的城区尤其是二环内,林立的高楼几乎彻底取代棚户区和居民院,各个小区楼高、车多、人密,已经没有了燃放鞭炮所需的敞亮空间。居住条件变了,放鞭炮的环境也没了,此时再燃放鞭炮,不仅扰民、污染空气而且极易引发火灾和伤人事故。

  “禁放须外力顺势疏导”

  从2011年春节开始,哈尔滨的鞭炮燃放量开始减少,今年春节更少了。每一个哈尔滨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蛇年春节,老城区的鞭炮声小多了。“哈市环卫部门提供的鞭炮垃圾数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去年春节是2100吨,今年从除夕到初六才700吨。初七‘开门炮’产生的垃圾为155吨,也是去年同期的2/3。”

  “抛开燃放鞭炮易发火灾和伤人不说,仅污染空气一项就该禁放。”张宇辉说,哈市1月份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31天中仅有2个好天,在过年的七天长假里,哈尔滨有两个好天,这还是在工厂停工、多数汽车停驶、饭店歇业、少放鞭炮等共同作用下。试想,如果鞭炮禁放,7天收获7个好天,绝对不是痴人说梦。从媒体报道上看,燃放一挂一千响的大地红,可以让实验区域的PM2.5颗粒物瞬间升高66倍,两个小时后才能降到6倍左右。由此可见,禁放鞭炮可以让每个冰城人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蓝天白云。

  张宇辉说,虽然放的少了,但临街大企业仍燃放不止,一些位于主干街路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大型企业带头燃放,不能指望随着市民素质和企业意识的逐渐提高,最终达到自觉不放。此时需要一个外力,即一个法规来顺势疏导,让过年不放鞭炮和“开门炮”,成为哈尔滨这座现代都市的一个硬性规定。

  “立法明确禁放时间和区域”

  冰城鞭炮禁放该如何做?张宇辉建议,用法规的形式明确禁放时间和禁放区域,“我将把这个建议提交到哈市人大,请政府职能部门给予明确答复。”

  “在禁放区域上,我的建议是哈市二环内一律禁止燃放,同时把松北区、平房区和呼兰利民新区纳入禁放区域。”张宇辉说,在禁放时间上,拟提出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把现有的限放时间从23天缩至3天,即每年春节大年三十的22时至次日1时、正月初五的6时至8时、正月十五的18时至21时,其他时间一律禁放;第二个方案是缩至5天,即农历小年、除夕、初一、初五、正月十五,每天的燃放时间与第一个方案相同,其他时间一律禁放;第三个方案是缩至6天,时间为大年三十到初五,其他时间一律禁放,这样就从法规层面杜绝了“开门炮”的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张宇辉还建议,春节期间,哈市政府和各区政府可以在各区选择两处广场、江边、公园之类的合适地点,在除夕和正月十五统一搞两次烟花燃放大会,政府负责购买烟花爆竹,可以采用募捐的形式,发挥各个商会和行业协会成员的热情,由企业家们来捐助购买。这样既满足了市民的年俗情结,还可成为冰城人集体过大年的惠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