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全国人大代表赵敏:四方面着手加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2013-03-11 16:00:4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魏义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1日讯 (记者 魏义松)“我省科研院所发挥了大学和企业不可替代的技术创新和转移作用,但科研院所获得财政资金的支持却远远少于大学和企业。”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赵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高度重视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建设。

赵敏在代表团审议时发言。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赵敏说,2011年,黑龙江省全省登记的1453项成果中,大学完成681项,企业完成288项,科研院所完成247项。按照人均产出成果数统计,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分别为40人、58人和62人。科研院所的人均科技成果产出是大学的1.4倍,是企业的1.6倍。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率统计,科研院所、大学分别是83.3%,68.6%,科研院所高于大学14.7个百分点。

  我省科研院所发挥了大学和企业不可替代的技术创新和转移作用,如: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推广大豆、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等新品种1150个,推广应用面积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具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科研院所年创产值已逾百亿。事实证明,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科研院所拥有一支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所从事的研发活动,比大学更接近产业实际,比企业更了解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是大学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的最佳二传手。但目前科技体制改革对科研院所存在配套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政策缺位。我国没有明确的科研院所业务主管部门,致使管理分散、行业分割、重复建设,影响了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支撑、社会服务等功能;我国尚缺乏对科研院所稳定支持的专项资金,致使设备老化、人才流失,一批类似哈尔滨电工仪表所、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一流院所逐渐失去竞争地位。科研院所已经成为我国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创新体系中的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赵敏。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赵敏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高度重视科研院所的这支队伍作用的发挥,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才能形成完整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科研科研院所的困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明确将科研院所纳入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统一进行业务指导,鼓励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优势产业,组建一批行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并进行重点建设;在国家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中,重点依托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使科研院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服务于产业技术创新;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加大科研院所资金强度,实施“科研院所振兴工程”,参照国家对高校实施的“211”、“985”工程,重点支持一批基础雄厚、优势明显的科研院所,尤其是区域特色产业急需的地方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加大创新要素集聚区域的产业倾斜支持,逐步形成我国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核心竞争力,避免由于产业离散布局,涣散科研院所的创新队伍,削弱科研院所创新实力,延缓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追赶进程。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