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5日讯 (记者 侯巍) 2013年,哈尔滨市将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建保障房25423套,为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哈尔滨市将创新保障房建设管理新模式,实现安居保障大格局。
资料图
回迁安置房先行建设
哈尔滨市今年保障房开工33850套、291万平方米,全部落实在113个项目中。竣工32624套、233万平方米,全部落实在80个项目中。
为了保证棚改项目按计划开工,今年哈尔滨市实行棚改项目回迁房先建制度,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一个棚改项目分步实施,安置房先行建设。去年净地的38个新开棚改项目和59个历年遗留棚改项目争取在今年全部开工,以确保48854户居民早日回迁。开辟棚改保障房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审批。建立项目履约保证金制度,由市棚改办、区政府、合作伙伴签订三方履约保证书。严格落实时间节点,10月底前开工率达到100%,工程形象要达到基础施工以上,竣工项目年底前全部竣工。
狠抓工程进度和质量
哈尔滨市坚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原则,对主体工程、隐蔽工程、装修工程、配套工程和施工材料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质量合格率100%。建立施工图联审制度,由市棚改办与市建委、市规划、各区棚改征收等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在回迁房规划审批、户型设计、楼层朝向等方面进行施工图联审,确保回迁房建设满足居民进户需求。统筹组织道路水、电、气、热、通信、消防等地下管网工程和庭院建设,确保小区房屋、设施、环境整体达标。
加强全市统筹平衡
为了全市统筹平衡,在逐个项目盈亏测算基础上,形成全市棚改项目总的资金平衡方案。老项目延续老办法,继续实行区政府征收、合作伙伴建设。对于合作伙伴已经明确撤资的,区政府要想方设法接盘建设,绝不允许在老项目中出现弃管工程、半截子工程。新项目探索征收建设新模式。对于重要的棚改项目,要全市统筹平衡,市级融资平台要积极参与,市级国有企业要直接操盘建设和管理。整合哈尔滨市房产局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强做大好民居公司,集融资、设计、建设、管理于一身,直接参与保障房建设。
多部门联动监管
全面启动政府回购工作,已建成的保障房全部纳入分配渠道,具备分配条件的8434套保障房,年内完成分配。尽快出台哈尔滨市公租房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申请人诚信申报制度,出台上市交易管理规定。完善“两审核一登记两公示”制度,建立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纪检、公证等部门全程监管,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和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确保分配工作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