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8日讯 松花江哈尔滨段开江后,鲜活的开江鱼上市。可一些商贩将人工养殖的鱼混迹其中,鱼目混珠欺骗消费者。据知情人介绍,有些人将养殖鱼放在江水养一段时间,再到市场上卖。还有的把养殖鱼直接混在少量的野生鱼中冒充“开江鱼”。

专家认为这种体型较肥的鲤鱼,不是野生“开江鱼”。
记者在九站公园看到,两伙鱼贩正在贩卖“开江鱼”,品种不少,还有甲鱼、青蛙。其中鲤鱼最多,从二三斤重的到10多斤一条的都有,根据个头大小价格不一,最便宜的10元一斤,最贵80元一斤。记者问:“这些鱼真是江里野生的吗?”鱼贩拍着胸脯说:“绝对是。是我从5个打渔的手里收上来的。”他指着其中一条10多斤的大鱼说:“像这样的大鱼三五天才能碰上一回。”有人表示江鱼太贵了,鱼贩说:“您总得给我们点辛苦钱吧。再说贵也好吃啊,你拿回去炖,绝对没有土腥味。”
在香格里拉大酒店旁的防洪通道,有三个售卖“开江鱼”的鱼贩。其中鲤鱼一斤70元。
记者从鱼贩手中买了一条“开江”鲤鱼,请东北农业大学水产系韩教授鉴定认为,这条鱼体型肥壮,尤其肚子较大,且其鳞片较厚,不是野生江鱼,明显是人工饲养的。
知情人告诉记者,开江后,有的鱼贩将几条真正的野生江鱼混入大量人工饲养鱼中,鱼目混珠,欺骗消费者。还有人将养殖鱼放在开化较早的江岔子中的网箱里养一段时间后,当做野生江鱼出售。
据韩教授介绍,一般情况下可通过鱼鳞颜色、体型、内脏颜色等方法鉴别江鱼的真伪:江鱼的鳞片呈灰白色,薄而光亮,吃时感觉味道鲜美;人工饲养鱼的鳞片较厚,呈黑灰色,有土腥味。江鱼身段一般都比较瘦长,而人工饲养的鱼看上去比较肥胖。江鱼的内脏是白色的,而人工饲养鱼的内脏呈灰色。江鱼吃时肉质比较细腻,而养殖鱼肉质会有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