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9日讯 塔吊林立,机车轰鸣,继为期半年的产业项目招商准备之冬完美收官之后,4月28日,绥化市432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806.5亿元,涉及绿色食品、化工、医药、生物和新材料诸多领域,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5个。这批产业项目的开工投产,将为当地提升产业规模、激活创新要素、推动升级发展输送强大动力。
作为经济后发的传统农区,绥化市自2011年以来借助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农牧产品资源优质丰富、盐碱地可作为工业用地等系列优势,深挖潜力,创新发展思路,制定了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经济、异地经济、乡镇村经济、都市圈经济、城市型城市群经济的“五型经济”战略,放大区位优势,开展全民招商,进行产业项目三年决战。项目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现突破性增长,尤其是工业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实现历史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4.4亿元,增幅达29.8%,居全省第一,并荣获2012年度全省产业项目推进工作一等奖。今年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实现50.7亿元,增长28.6%,增幅全省第一。
为实施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产业项目建设,引来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绥化市创新升级招商引资活动,组建专业招商、职业招商团队,激活潜能,强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集团的合作,由单一引项目、引产业,向引园区、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升级,向大企业大集团创新升级,向总部基地、研发基地建设创新升级。同时,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军,提高引进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在为期半年的产业项目招商准备之冬活动中,共引进产业项目1123个,总投资3439.52亿元,日均引资达19亿元。招商引资结下的硕果让绥化迎来了产业项目建设的又一个高速发展的春天。
绥化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纷至沓来。国内最大的豆奶粉加工企业江苏维维集团在东北独立投资的第一个项目——维维东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已在绥化经济开发区动工兴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涛告诉记者,“五一”后将进行设备调试,预计6月份开始试生产。
丰富的盐碱地资源为大型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提供了先机。在肇东市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内,项目建设正酣。由吉林龙兴集团投资兴建的高科技天然有机食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三期建设,投产后预计年产杂粮、饮品15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利税17.5亿元。肇东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勾志民对记者说,园区内项目建设一直都在进行,即使寒冬腊月室外无法施工,室内工程也在“马不停蹄”赶超工期,项目建设“无冬日”。
异地经济和乡镇村经济成为绥化项目建设主力军。在此次开工项目中,异地项目133个,总投资271.5亿元;乡镇村项目更是达到275个,总投资399.8亿元,超过开工项目总数的一半,异地经济和乡镇村经济战略的巨大作用愈发突出。
在安达市重点打造的高新材料产业东北亚园区内,江苏鸿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年产500万平方米高分子纳米复合膜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是安达市先源乡引进的乡镇村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创利税2.5亿元。据了解,未来10年内,安达市将依托该园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膜材料产业化基地、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研发和服务平台。作为绥化市乡镇村经济模式的先行者,安达市提出“全力打造以异地经济为特色的全省一流乡镇村经济”的目标,经过不断发展,异地项目逐年增多,乡村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今年乡镇村引进异地产业项目将不低于60个,乡级财政计划增长25%以上,村级集体收入计划增长30%以上。
6月到9月中旬,绥化市还将继续开展产业项目招商升级活动,争取引进一大批推动发展升级的好项目,为项目建设向项目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