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市桦川推动基层党组织向“服务型”转变
2013-05-22 09:55:21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张丹 文保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佳木斯5月22日讯 桦川县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载体、增强服务实效为手段,以群众受益、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在全县开展以“促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受到了全县百姓的称赞和拥护,344个基层党组织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健全完善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服务工作机制,将“软约束”变成“硬规范”,是桦川县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保障。《桦川县开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县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深入联系点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中省直驻桦单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合部门联系点联系一个贫困户,每年深入联系点调研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党员干部每年深入联系点调研时间不少于10天。”通过强化督查问效掌握真实情况,把“促发展、促和谐”活动的落实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服务承诺落到实处。

  全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和增强服务能力是关键。桦川县牢牢抓住这个关键,通过开展“学教”活动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县委组织部结合春耕、秋收、冬训等工作,开展“技能升级工程”。分期分批组织全县农村、社区、非公党组织书记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采取按需训学、菜单教学、党校轮学、观摩比学、典型送学等形式,在学习培训中逐渐提升了党员的服务能力。同时,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提高其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县委组织部还向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统一发放民情日记本,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以记“民情日记”的方式,把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记录在“民情日记”上。

  桦川县以“搭建服务平台、组建服务队伍、创新服务载体”为重点,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上下连贯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一系列便民、利民活动。在社区,普遍开辟了“556”活动阵地,即劳动就业、民情倾诉、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社区工作“五站”;生活照料、娱乐、健身、书香、网络“五园”;劳动保障、业务受理、计划生育、家政服务、资讯服务、中介信息“六台”。长新社区整合辖区内26家餐饮、家政、诊所、超市开展“一刻钟便民服务”,实现了社区居民“小需求不出家门,大需求不出社区”。在机关,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重点,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争创“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标兵”。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来水维修队提出了“20分钟”活动,要求维修人员在接到群众电话后,20分钟之内必须赶到现场进行维修维护,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在农村,全县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群众服务大厅,将民政、综治、计生、信访等涉农便民职能纳入其中,开展零距离、零缝隙、零缺位服务。新城镇针对偏远村屯群众出行不便,办事效率低下的实际,在中伏村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中伏办事点”,通过每周三集中办公,极大节省了中伏片区群众办事时间。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