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市消协发布儿童用品消费警示 认准各类专门标识
2013-05-31 10:56:14 来源:大庆网  作者:张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31日讯 “这不马上到儿童节了,我琢磨着给我6岁的儿子买点儿什么呢!”市民徐女士说,现在市场的儿童衣服、玩具太多了,徐女士担心买到劣质儿童用品损害孩子的健康。

  都说女人孩子的钱好赚,市面上专门提供给孩子的吃的用的琳琅满目,如何选择更安全呢?为了解答消费者的疑惑,市消协在“六一”前夕,发布了儿童用品消费警示。

  家长担忧:

  如何避免买到劣质用品

  给孩子买东西,家长最担心的是什么?记者展开了调查。

  市民许女士说,每年过儿童节,都会给孩子买些玩具,她最头疼的是:“买到回收塑料之类的玩具可咋整?”

  家长张女士也有类似的担忧。张女士家的孩子才8个月大,亲戚朋友送的衣服可不少。有一次孩子穿了一件别人送的爬爬服,到了晚上张女士发现,孩子的身上起了很多小红疙瘩,到医院诊断说是过敏所致。张女士对着这些衣服发愁:“真不知道什么样的衣服是安全的。”

  孙女士也向记者诉苦:由于孙女士自己带孩子,没有时间逛街,就经常通过网购给孩子买日用品。“前几天我在淘宝上给孩子买奶粉,拿到货后没发现有什么异样。孩子喝完后就腹泻并且呕吐不止。”孙女士说,我拿到实体店去验货,店员说这是假的。孙女士气愤地说:“这真是防不胜防!”

  记者调查:

  不少玩具没有安全标识

  记者在香榭丽和程宇广场的儿童玩具区走访发现,很少有市民会留意玩具的质量问题。很多小的电动玩具、塑料玩具都只有一个简易的塑料包装袋。甚至有些连塑料袋包装都没有的“三无产品”也堂而皇之地摆上了柜台。

  在程宇广场的一家玩具店里,一位市民正在给他两个月的孩子挑玩具。他选中了一个拨浪鼓和一个小汽车后交钱离开。记者发现,这两个玩具连简单包装都没有,更别说看玩具是否有“CCC”标志了。

  所谓“CCC”指的是“中国强制认证”,是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采访中记者发现,只有一些价钱很贵、包装精美的智能塑料玩具才有“CCC”标志,这些就是法律认定的安全玩具。销售人员称,具备“CCC”标志的玩具很少价钱也贵,市民在购买时根本不注意这些。

  消协提醒:

  孩子的吃穿玩很有讲究

  大庆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三点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儿童家长在购买儿童用品时,要时时处处把安全放在首位,谨防“健康权”被不法商家侵害。

  首先是不要购买三无食品,慎购学校周边的小食品。在购买儿童食品时,要先查看标签上是否有“QS”标志,是否有完整的中文标注的商品名称、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内容。对于颜色过于鲜艳、气味刺鼻、造成嘴唇或手指染色的儿童食品,千万不要购买。不要购买学校周边无证小作坊生产的食品。

  其次是不要购买甲醛等添加剂含量超标的服装。购买儿童服装时,要仔细查看商标、中文厂名、厂址、商品名称、商品执行标准号、商品质量等级、安全技术类别、甲醛含量、染色牢度等标注,买婴幼儿用品必须要有“婴幼儿用品”字样。要选择甲醛含量低、PH值低、有阻燃性、100%纯棉面料的衣服。

  最后是不要购买危险玩具,尤其是电动类易致伤亡的玩具。购买儿童玩具时,要仔细检查童车、电动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等6类玩具是否标注有“CCC”标志。要查看生产厂家名称、厂址、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安全使用期限、安全警示语、主要材质或成分、使用年龄段等内容是否标注齐全,玩具的电源开关系统是否安全,是否含有伤害皮肤、眼睛的化学品,不要购买街头地摊上不卫生、不安全的玩具。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消费要索要和保留信誉卡等购物凭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及时向消协投诉。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