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4日讯 刚吃过午饭,天就黑了,这不是太阳偷懒提早下班了,而是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厚厚的积雨云遮住了阳光。一直到昨天17时,强降雨总共下了3起,天空时亮时黑,太阳时隐时现,局地还降下了冰雹,可谓是入春以后天气变化最激烈的一天。

昨天下午,雨中城市宛若黑夜。本报记者刘玉玺摄
短时“黑昼”三次出现
盼雨盼了一周,轻易不来,一来便惊天动地。昨天下午,省气象台发布了强对流天气警报:哈尔滨市区及部分县市会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天气,局地伴有冰雹。从12时30分开始,市区内雷声轰轰,黑云滚滚,看似夜间,一阵大风过后,硬币大小的雨点从天而降,不足一小时又转晴重见太阳,不多时城市再次陷入“黑天”,如此折腾了三次。
一些网友调侃道:“是不是伏地魔要来啦?”其实,白天天黑在气象学上是“黑昼”现象。昨天,受到东北冷涡的影响,冷暖空气交汇出现了强对流天气,低空诞生了厚厚的云,阻挡了太阳直射的光,甚至吸收了天空中漫射的光,当这种超大的云出现在某区域上空时,便会产生“黑昼”场景。
专家说,上空的云有低云、中云和高云之分,上周晴空万里时说明没有低云的阻挡,像昨天这种天气,我们和太阳之间可能阻挡了几千米厚的云层,城市一片黯然。当低空的云变成雨或冰雹消散后,太阳光便投射进来了。
强对流易产生冰雹
昨天东北冷涡造成的强对流影响了东北三省,不仅长春网友晒出了鹅蛋大小的冰雹,我市南岗、香坊等区市民也表示看到了雹子。其实,在春夏季节,出现冰雹并不奇怪。对流旺盛时,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达到冰点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直到上升气流无法托住其重量承载便会掉下来。
据中国气象网监测,昨天中午至16时我市降水量为17.7毫米,按12小时统计属于大雨级别,其中有一小时的降雨量超过了9毫米。伴随着降雨,气温也明显回落,下班时段仅有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