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4日讯 走在绥化北林区街头,人们无论是徜徉在商厦、食舍,还是行走在车站、小巷,漫步在广场、公园,随处感受到的是安静祥和,“安全感”,提升了这里民生的幸福指数。
北林区是绥化市所在地,人口近90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与日俱增,北林区充分利用警力,挖掘治安防控资源,构建城区、农村立体防控网,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民间矛盾纠纷显著减少。“大治安”格局的形成,让每个人走在平安路上。

政府、村屯、企业多元投入,北林区22个乡镇的村屯重点部位全部实现了科技治安管控防范。
城区实施“六巡”
一个深夜,一辆面包车停在绥兰路旁,几个年轻人手拿刀械走下车来,四处张望。此时,一名夜间作业的环卫工人看到了这一情况,迅速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附近巡逻警车接到指令,迅速驰来,控制住正在寻找目标的持械人。北林近700名夜间环卫工人加入群防网,发现异动,及时报警,防范了案件的发生。
6月20日夜色中,绥化一中的学生们上完晚自习,涌出校门,由校领导、派出所驻校警务室民警、辅警等组成的巡防队在人流中维持秩序。据该校副校长刘伟平介绍,辖区派出所民警加强对周边区域治安巡访,防范未成年人上网吧,联合社区、家属等管控好精神病患,学校10余名保干参照辅警管理,增强了安保力量,增加摄像头等技防投入,上下学时段,以及重大活动期间,交警部门及时抽调警力疏导交通,防范到位,目前无一起校园安全案件发生。据了解,北林区在学校、医院、商厦等行业场所设立了警务室,组成辅警队,利用监控设施以及日常群防群控,有效预防各类案件发生。
小区保安门卫也添置了新装备,在城区内随处见到流动的警灯。据了解,北林区投入15万元,购置了带警灯的警用自行车,配置给各物业小区,物业保安骑车巡逻。
出租车、送药车走街串巷,司机们会随时发现异常,公安机关开展提供线索有偿奖励,他们也成了巡防网中的“经纬线”。
北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王双宝说,北林警力不足,但治安工作不能疏忽,北林区加大投入,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挖掘、整合治安防控力量,通过政法委协调,以及奖励提供破案线索等机制,建立了“环卫工人路段巡管、机企单位交叉巡管、物业小区范围巡管、行业场所监督巡管、出租送药车辆流动巡管、公安机关巡防大队全天候巡管”六巡模式,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综治形成合力,这些巡防人员目前达5000余人,警力不足缓解了,这批治安防控力量在各自的点位上,守护着平安,城区各类发案率下降20%以上。
同时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监控、卫星定位等安保技术,开通联网报警平台,近400家单位入网,扩大了社会科技防控覆盖,实现了北林治安防控快速反应。
农村推广“421”
在北林区津河镇靠河村,春播后,村民刘某发现自家地少了一块,他不知道被谁家占去了,他多次找周围农户,可谁也不承认占了他家的地。在剑拔弩张之际,村调解小组负责人曲桂林及时赶到,组织村委会会计为刘某丈量土地,量后得知,在播种起垄时,刘某的地被周围三家农户给占了,经协商调解,农户们达成了赔偿协议,一场纠纷没有经过司法、上访等途径就平息了。
在津河镇派出所内,记者看到了一张绘制详细的综治维稳管理图,辖区5280户人员、各大养殖场、企业以及治安人员绘制精准,一张治安维稳防控网全面铺开,目前治安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5%左右。
据北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向钊介绍,北林农村治安管理,推广津河镇派出所“421”模式,就是在全区农村建立村民联防、民事纠纷调解、信息员、重点人员帮教4支队伍,同时开展养殖场、农机大户等重点场所安全防控设施、技防设施等两项建设,还订立1个平安村屯村民公约,规范村民行为。调整治保主任工资,重点部位安装监控等,通过实施这些机制,建立乡镇村屯治安责任网和调解防控网,破解农村警力不足难题,目前农村治安巡防、纠纷调解队伍发挥作用,流窜作案、上访案件明显减少,涉案信息线索广泛获取,警方破案率上升20%以上。
警企共建保平安
北林区招商引资入驻的一家生物制品企业的原料车发生肇事,交警部门将车扣下,由于生产亟需这批原料,企业老板急忙求助共建单位——北林区公安分局巡防大队。巡防大队负责人立即赶到车祸现场,经协调,将肇事司机带到交警部门接受调查,原料车放行,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这是警企共建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绥化成为投资热土,为给到绥投资企业打造一个平安的发展环境,在北林区区委、区政府主导下,今年1月,北林区公安分局为进一步建设“大治安”格局,加强重点部位治安防控,制定新的警企共建服务办法,科所队与全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36家单位结成共建对子,民警走进这些单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化解各类纠纷和矛盾,设立联防警务室,切实保护企业、投资者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经营秩序。警企共建举措深入实施,受到了企业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