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哈市赵丹照料捡来聋哑男孩 注爱18年"儿子"变身拉丁精灵
2013-07-11 09:43:12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雪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7月11日讯 6月26日,在“中国梦·我的梦”的舞台上,19岁聋哑男孩史秋捡演绎了拉丁舞蹈《斗牛》,踢腿、摆胯,眼神充满王者霸气。舞曲结束谢幕后,他就来到母亲赵丹身边,撒娇地让她夸自己。其实,秋捡是赵丹在18年前的秋天捡来的。

  史秋捡和赵丹。

  一个微笑

  决定给他一个家

  1995年9月10日,赵丹在哈尔滨南岗客运站一个电话亭的桌子上捡到一个八九个月大的男婴,她抱起男婴,轻拍两下孩子竟甜甜地笑了,安静睡去。她从孩子身上找到张纸条,上面写着:“因父母离异,孩子双耳聋,无力抚养,恳请好心人收留。孩子出生日期为1994年12月30日。”

  虽然已有一个女儿,把孩子抱回家的赵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秋捡身上,而丈夫却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放弃孩子,要么离婚。1997年,赵丹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她负责抚养女儿史田美子和养子史秋捡。

  一双舞鞋起早贪黑卖400个馒头

  秋捡从懂事起,赵丹就很明确地说他是捡来的孩子,赵丹说她想让秋捡知道即使是捡来的孩子,她也是妈妈的宝贝。就是这种透明的相处方式,让秋捡和赵丹不存在代沟。偶然的机会,赵丹发现秋捡很喜欢跳舞,2007年,她带着儿子来到东方剑桥国际标准舞学校学习。小秋捡因为听力受限遇到很多困难,别人一遍就能记住的动作,他却要练上百遍才能和音乐合上拍子。

  因为刻苦练习,小秋捡的脚踝和脚上都是血泡和伤疤。为此,赵丹连跑两天,才找到一双舒适的舞鞋。为了筹集舞鞋的二百元钱,赵丹在自己开的馒头店里,每天早晨3点钟起床,直到夜里11点才上床休息。终于在卖了400多个馒头后给儿子买到了舒适的舞鞋。她笑问记者:“你觉得我傻吗?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个拥抱感谢“母亲”的疼爱

  秋捡穿着母亲买来的舞鞋,一路横扫第2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三届“华侨杯”国际标准舞国际公开赛一等奖、参加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录制、《中国梦想秀》,成为《舞出我人生》前五强选手。面对这些光环,赵丹既骄傲又欣慰,她最高兴的是儿子的贴心和依赖。

  6月,赵丹陪秋捡录制一档舞蹈比赛常常熬到凌晨,有时累得站不稳,她就靠在椅背上、墙上,但她的目光始终锁定舞台上发光的儿子,她始终站在秋捡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秋捡很认真地向记者打着手势,说自己一点也不恨生母,反而要感谢她,让他多了一个如此疼爱自己的母亲,秋捡转身喊了一声“妈妈”,一把就抱紧了身旁的赵丹。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