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5日讯 日前,记者从发改委获悉,由于重点项目的拉动,1-6月,齐齐哈尔市确定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和新开工重点推进产业项目237个,年度计划投资262亿元,项目数量和年度计划投资分别比去年增长46.3%和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2亿元,增长30%,增幅位于全省第2位,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1%。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产业项目推进和建设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提出了今年新开工产业项目数量为上年三倍的总体目标。全市确定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和新开工重点推进产业项目23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62个,为去年的3.2倍,年计划投资162亿元,为去年的3.5倍;亿元以上项目171个,比去年增加43个。
2013年,按照合理确定新开工项目数量、鼓励上大项目、项目属地化管理、去年续建项目结转、合理确定年度投资额度等5项原则,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截止上半年,项目建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开复工率为历年最好,各县(市)区比较均衡。237个重点项目开复工201个,开复工率84.8%。二是建设进度加快,投资强度增强。完成投资117亿元,为上年的2.1倍。三是省重点产业项目进度好于预期,各项指标名列前茅。45个列入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60.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2.6%。开复工率位于全省第1位,投资完成率位于全省第2位。
上半年项目建设的喜人形势得益于全市落实“四项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我市建立了督导服务推进机制。3—5月份,市委、市政府整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考评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统计局等12个部门,组成10个督导服务组,分3次深入到全市16个县(市)区和237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逐一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针对全市新开工产业项目前期审批存在的问题,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组织全市11个部门、16个县(市)区、53户企业,召开了2013年全市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集中会办会议,对项目前期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办理、并联审批,两日内为35户企业办结各项前期立项审批手续47件。为解决资金瓶颈,我市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市政府克服财力困难,年初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基金,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和载体环境。建立集中开工推进机制,激发项目建设积极性。6月7日,在依安县召开了全市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第一次现场会,通报了全市2013年新开工产业项目建设和投资情况。建立了各级包保推进机制。对列入全市重点推进的237个项目,层层建立了责任机制,明确主管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把项目建设的任务、责任细化分解,列出时间进度表,形成项目包保长效机制。建立了考评奖惩推进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奖惩机制,在全市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的理念,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考核,月检查、季通报、年度考评、三年总评。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兑现奖惩,形成鼓励先进、督促落后、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