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建立五大基地延伸发展链条 漠河建立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2013-07-28 08:36:0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徐春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7月28日讯 漠河县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延伸产业链条为核心,科学部署,强化落实,初步建立了“公司+基地+承包户”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漠河县在绿色产业发展上,注重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了“五大基地”。食用菌基地新建种菌场2个,年生产能力1000万袋以上,养殖食用菌416万袋。野生蓝莓抚育基地除职工经营的12万亩外,新落实抚育面积8.6万亩,完成地区计划的157.1%。人工蓝莓抚育基地在北极村落实400亩,已完成200亩。种苗基地培育兴安落叶松、西伯利亚红松、樟子松等苗木886.8万株,完成计划的247%,扦插野生蓝莓苗木13万株。综合养殖基地林下经济动物存栏近7万头(只、尾),年底产值有望突破亿元。

  在引进精深加工企业上,漠河县通过招商引进了6家企业,五行健二期和佰利食品年内试生产,宛西制药、德睿食品有限公司、融睿蓝莓一体化深加工、睿德恩食品已开工建设。在强化产业扶持上,设立1000万元贷款专项资金,发放小额贴息贷款545万元。聘请林下种养业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对林下资源经营职工进行全员培训。投入1671万元,建立示范基地16处,引导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仅上半年,这个县绿色食品实现产值3082万元,完成中幼林抚育15.04万亩、补植补造3.84万亩。

  这个县还强化对林下资源加工企业的招商与扶持力度,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在林下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将一批在规模、品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条。围绕“林菌、林果、林菜、林药、林畜、林鱼”六种模式,打造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漠河林下产品品牌。充分利用景区内的北药、蓝莓、山野菜人工繁育基地,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增添旅游新卖点。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