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松花江哈尔滨段3天涨14厘米 8月末9月初哈市迎两次洪峰
2013-08-14 11:24: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左靓 高宏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4日讯 据哈市水文部门预测,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位近期将持续上升,并于本月下旬和9月初先后两次升至警戒水位118.1米上下。对此,哈市相关部门加固了沿江险工弱段,在建工程24小时值班,各部门严阵以待做好应对洪水的准备。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3天涨14厘米

  12日8时至13日8时,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北部、东部,大庆局部,绥化大部,伊春大部,黑河西部,鹤岗北部,大兴安岭东部降小到中雨,嫩江县、讷河市、甘南县、拜泉县、明水县、海伦市、绥棱县、阿城、铁力市、林甸县、杜蒙县等普降大到暴雨,海伦市、绥棱县、带岭区、铁力市局部降大暴雨。降雨较大的点有海伦市东风镇边井村162毫米、铁力市朗乡林业局英山林场156毫米、海伦市东风镇文化村五行屯150.5毫米、海伦市乐业镇150.2毫米、绥棱县绥中乡宋家村139毫米、绥棱县双岔河乡141.8毫米。

  我省江河水位多有所上涨,其中呼玛、黑河、嘉荫、萝北、勤得利、嫩江同盟、齐齐哈尔、松花江肇源等段水位均超过警戒水位。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连续3天上涨了14厘米,截至13日8时水位为117.51米,距警戒水位(118.1米)0.59米。

  松花江哈尔滨段将2次升至警戒水位上下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5日到18日,东北地区仍有较强降雨过程,其中黑龙江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00-18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2倍左右;强降雨时段在14日、16-17日,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

  据省水文局预测,松花江哈尔滨段在本月末至9月初将迎两次洪峰,最高水位将在警戒水位(118.1米)上下。预计25日左右超过警戒水位,约5年一遇,9月1日左右达到10年一遇。预计松花江哈尔滨以上将发生15年一遇洪水。

  哈市水务局紧急成立迎战松花江洪峰领导小组,设7个分小组细化落实下一步防汛工作。哈市防指要求,沿江区、县(市)各级领导和防汛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靠前指挥,组织做好应急救援抢险准备。在洪峰过境前,撤离所有在松花江江道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沿江各区、县(市)将建立健全雨情、汛情报告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的统计报告。一旦发生雨情、汛情和灾情,要及时处置。同时,还要求沿江各区、县(市)加强堤防巡视并加强管护,特别对沿江穿堤涵闸要及时封堵。

  加固险工弱段24小时值班

  近年来,我省松花江干流虽未出现较大洪水,但相关部门一直没放松警惕,采取加固险工弱段、组织防汛演习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汛准备。

  今年入汛以来,哈市各区及乡镇也积极行动起来,消险加固堤防险工弱段75处、加固病险水库除险36座、储备抢险袋331万条、组建各类专业抢险队37支,成立由68名专家组成的决策专家组,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对不能马上解决的消险加固工程,将继续强化应急防范措施,做好抢险预案,严防死守。

  去年,哈市防办在宾县实地演习了预防山洪泥石流,通过模仿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来临教村民如何安全转移、安置,避免和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日前,哈市防办还在华山路地道桥开展了防内涝演练,联合排水、电业等部门确保发生强降雨时,不出现交通瘫痪和人员伤亡。

  针对今年极端性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偏大的情况,哈市各级防汛部门已开始24小时防汛值班。同时,哈市防办要求沿江险工弱段由专业抢险队伍上堤驻守,全天候24小时巡堤查险。各区乡镇挨家挨户传达防汛方案、讲解转移路线、疏通河道。

  各城建重点工程出现汛情即刻停工

  记者从哈市部分在建工程现场了解到,哈市相关部门对全市建设工程现场防汛排涝进行全面检查,监控塔吊、物料提升机、落地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吊篮架施工安全,确保基础稳固,对临近街道、房屋、高压线处重点监控,遇险即设置警示隔离带,并设专人监护,严防出现险情。重点工程各指挥部人员全部到岗到位,24小时在工程现场值班,随时巡查现场情况。

  同时,近期各城建重点工程出现汛情立即停止施工;准备充足的排水设备、装置,及时对坑基进行排水;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和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备齐应急照明器材。

  马家沟:加建保护栏

  对于城市内涝,哈市排水部门和建设部门都有预案。哈市建委排定处级干部值守哈市重点易涝点责任分工表,每处易涝点安排2名处级干部实行24小时值守,重点区域准备相应的排涝物资,一旦发生内涝,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处理并上报。

  据哈市内河办负责人介绍,马家沟经改造后,目前行洪能力已有大幅度提升,现在河底宽度就可达到10米。何家沟河道采用明槽断面处理、河道裁弯取直、河底清淤、护底铺砌、修建两岸堤坝与护坡、修建溢流堰与提水闸门等工程。干流段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东河沟和西河沟平房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西河沟效区段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为更好发挥“三沟”内河排内涝功能,将根据内河不同河段的排洪能力,对河道的排洪能力进一步保障和完善,如果暴雨持续十分钟,就把马家沟平时用于景观储水的橡胶坝内的水放出,以降低橡胶坝的高度,消除阻碍、畅通河道;为保证沿岸行人安全,近期还将在蓄水达到0.5—1米高的部分沿岸地区加建保护栏。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