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通河:抗洪抢险一线上演感人画面(组图)
2013-08-25 18:02:2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肖 刘畅 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5日讯 (张肖 刘畅 记者 孙晓锐) 连日来,在通河县抗洪抢险一线,上演着一幕幕干群团结、合力抗洪抢险的感人场景,党旗在召唤,正能量在闪光。

  远亲不如近邻,场县共建助抗洪

  在通河县第三战区,乌鸦泡依山堤的护堤现场上演了一幕场县携手防汛抗洪的感人场景。

通河群众自发参加抗洪抢险。

  位于通河县境内岔林河农场的干部群众带着抗洪物资和慰问品来到依山江堤段,看望在这里守护江堤的通河县机关干部,给他们送来了牛奶、火腿肠、西瓜、矿泉水等慰问品。同时,他们还积极筹措防洪物资,为该县乌鸦泡镇送去了15立方米的防汛用松木杆,为祥顺镇筹措到2条排涝抽水带。

  农场领导干部表示,在全县防洪紧要关头,将坚决服从通河县防汛指挥部的安排,有人出人,有物出物,场县携手,全力以迎战洪水。

农民宫海超拎着东西上堤慰问守堤干部。

  吃水不忘挖井人,百姓自发去慰问

  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参加抗洪抢险,深深感染了广大群众。沿线群众自发组成慰问小组,为抗洪抢险的党员干部送瓜送饭。

  乌鸦泡镇柞树村姜家屯的宫海超,看到抗洪人员24小时轮流坚守在大堤上深受感动,便拉上自家园子里产的香瓜、柿子、又买上十几个西瓜运上了江堤,给筑堤的干部们送去解解渴,小伙子红着脸对记者说,“我一来是看着大伙很辛苦,想给大家送点水果,二来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啥忙。”朴实质朴的语言流露着真情。

  祥顺镇大林子村村民左云娥主动和镇政府提出,把自己家做为食堂,免费义务的为抗洪抢险队员们做饭。

  连日来,每天大约有四五十人到老左家中吃饭,老左夫妇毫无怨言,来几拨就招待几拨,队员们来吃几顿就给做几顿。当看到防汛队员们奋战在堤坝上,为了修筑堤坝抢时间有的干部们吃住在大堤上,老左就在每天上午十点钟多拿着做好的热腾腾饭菜送上大堤,慰问参加抗洪抢险的党员干部们。

  他深情地对一位机关干部说,“我扛不动沙袋了,但你们不能饿着,你们吃饱了,大堤就更安全了。”还有的村民为抗洪队员们送来了手套、花露水等必需品,有的到抗洪大堤一线送雪糕、水果、矿泉水。

  护堤干部们表示,群众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决不能让险情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众人拾柴火焰高,村民护堤各显招

  在通河县祥顺镇大黑桥以东,县财政局负责驻守2600米堤防。8月22日,在护堤人员的巡查下发现有险工路段两处,县财政局立即组织护堤队员进行抢修,抢险队伍里除护堤干部外,还有近百名是附近的村民们。这些村民当中年龄最大的有66岁,最小的20岁。他们带着铁锹、锄头自发地加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你一铲、我一铲紧张有序地作业着,大家齐心协力,有的搬运打桩的木桩,有的铺垫沙石。

  今年64岁的刘大爷是位曾经的老村干部,他也是自发加入抗洪抢险队伍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光靠机关干部们是不够的,时间就是金钱,抗洪抢险也有我们一份责任,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祥顺镇西六方村的李泽忠、张宝河两人都精通电工,在抗洪抢险的一线上,他们奔走于各个需要安电抢修的现场,为强排站及村民自排内涝的水泵铺设线路、接电,使各个泵站正常运转,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奔赴哪里。为了避免漏电或村民用电不当发生事故,两人分头昼夜巡查,有时冒着强势的暴雨、雷电,现场进行细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在祥顺镇40多公里长的堤坝上处处可见正在搬运沙袋、木杆等防洪物资的农民,他们是来祥顺镇各村的农民。

  通河县出现汛情以来,全县各乡镇主动报名参加抗洪防汛工作的群众不断增多,他们主动要求到抗洪防汛的一线上参加抗洪抢险, 24小时坚守大堤,昼夜认真巡查,及时排查险情,确保了辖区内群众生命财产。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