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坚守江堤20多天打桩300多根 双城抗洪他们独当一面
2013-08-26 11:22:1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明超 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张连斌

王胜海(左一)

王洪伟(右一)

  东北网8月26日讯 “桩再打得深一点,那边沙袋还得加厚……”刚下达完命令,临江乡乡长张连斌又接到市防指的电话,挂断电话后,他自言自语:“刚才下达啥命令了?”从8月3日上堤后,这样的电话他每天要接到300多个,下达的命令也有100多个,“每天半夜睡觉,凌晨三四点钟起来,因为觉少,大脑有点不转弯了。”张连斌自嘲道。他说话时,嗓音明显沙哑。张连斌是从16日开始感冒发烧的,“以前感冒一周就好,现在每天晚上都得打点滴,要不然第二天就爬不起来指挥工作了。”尽管一直打点滴,但严峻的抗洪形势令他很着急,所以感冒发烧迟迟不好。

  儿子大学放暑假回家一个月了,他只见过儿子两次。“以前孩子放暑假能带他出去玩,今年不行了,抗洪是第一位的。”因为每天需要接到300多个工作电话,他临上堤前特意嘱咐妻子:“没事别给我打电话。”

  张连斌:感冒发烧天天晚上打点滴

  在新开口段江堤,总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打桩和压沙袋的人群中,他就是24岁的王胜海,一个当过两年兵的党员。

  8月初,松花江防汛形势危急,得知家乡的情况后,王胜海连夜坐火车从上海赶回临江乡三家村的老家。到家后他匆忙放下行李,直接赶到了抗洪前线,因为没有具体抗洪任务,他就奔波在各个抢险突击队之间,哪里需要人手,他就去哪里。

  王胜海告诉记者,他在上海浦东做治安辅警,每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但是家乡发生大洪水,他必须回来保卫家园,“我是退伍军人,还是一名党员,家乡有困难,我应义不容辞地冲在最前面。”他每天早6点到江堤,晚6点回家,巡堤、打桩、压沙袋,每样工作他都抢着干,遇上紧急情况,干脆晚上不回家住了。他打算在抗洪结束后留在哈尔滨,为家乡发展献出一份力。

  王胜海:从上海返乡抗洪的退伍兵

  王洪伟是三江村的村支书。抗洪以来,村里派出200人组成突击队抢险护堤。他则带领村民加固堤防,每天站在江水中打桩300多根。“入秋了,齐腰深的江水很凉,站不稳就滑进江里。”为加固大堤,王洪伟要经常泡江水里工作,时间久了,他不但被江水“拔”出了胃病,还把腿泡得长出了红疹。“我是村支书,我不干活谁干,现在就需要党员干部带头,我不能让村民到江水里,必须我上。”除了打桩,王洪伟还要巡堤,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从家里走到江堤,查找渗漏点或危险江段。

  在抗洪最紧张的时候,村民没有时间回家吃饭,他就自掏腰包,为村民买面包和矿泉水,他说:“花点钱不算啥,保证堤防安全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王洪伟:江水中每天打桩300多根

  他,为了指挥抗洪抢险,一直在前线带病工作;他,为了保证打桩质量,被江水长时间浸泡起了红疹;他,听说家乡发生洪灾,放弃大城市工作,连夜返乡抢险一干就是16天。松花江双城临江乡段是整个双城堤防的重点,为了保卫家园,临江乡人民日夜坚守在抗洪一线,无论是乡镇干部还是普通村民,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确保沿江大堤的安全。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