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文化建设风声水起 增添无限活力
2013-08-26 23:45:26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王忠岩 杨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6日讯(记者侯巍 王忠岩 杨禹)一个个文化产业项目犹如雨后春笋,一幕幕“文化大戏”精彩上演……近年来,鸡西市力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一路高歌猛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愈发丰富活跃,鸡西正向着文化强市目标阔步前进。

鸡西工业版画作品展。

鸡西版画受到记者们关注。

  在传承中发展

  鸡西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挖掘历史文化精华,在传承中发展,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为了让“肃慎文化之乡”在鸡西根深叶茂,鸡西市将湮淹没于荒草与丛林之中的兴凯湖龙王庙得到恢复与重建,每年二月初二举办一次声势浩大的龙王庙会,大兴地方民俗文化之风;邀请专家学者挖掘整理了《兴凯湖传说》民间故事集,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名录,74岁作者孙梅亭老人被确定为“兴凯湖传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帮助鸡西市民间收藏家协会会长韩基成建起东北民俗博物馆,收集各类文物和史料2万余件;举办黑龙江省东疆•乌苏里江文化论坛,肃慎渔猎文化陆续走进校园、企业、机关,全市热潮涌动。

  2011年10月,鸡西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了《市校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6月,挂牌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边疆文化研究中心”。借助国内肃慎文化专家的力量,申请成立了“中国肃慎文化研究中心”。一时间,鸡西的地域文化舞台色彩斑澜。

鸡西穆棱河流域文化雕塑群。

鸡西版画长廊。

  在改革中跨越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今年,鸡西市积极推进艺术剧院改革,成立了鸡西盛隆演艺公司。一年来,艺术院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及市直各部门接待活动和各类公益性文艺演出50余场。今年3月市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挂警灯的茅草屋》,今年3月份,赴北京为全国政法委书记会议汇报演出,获得成功,成为我省又一部话剧精品力作,在全国政法战线引起强烈反响。由民营企业家投资,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这部戏的成功表明市人民艺术剧院通过改革已经踏上了市场化经营体制的轨道,在拓宽演出市场上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在发展中壮大

  如今,鸡西市民的幸福生活已经烙上了深刻的文化印记。鸡西市春节“三项文化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0届,成为全市人民必备的春节文化大餐。今年,为迎庆党的十八大,鸡西市还组织开展了“唱响鸡西人精神正气歌”主题系列群众文化活动。5月初,鸡西市组织参加了由文化部每3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黑龙江省选拔赛,鸡西市选送的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八大类节目共获得139枚奖牌。同时,鸡西市还组织全市版画作者参加全国工业版画展,参展作品50余幅,有27幅作品入选,在2个金奖中荣获金奖1个。国家工业版画院院长亲自来鸡西,为鸡西市获国家工业版画院研究员的4名版画家授予证书,并准备成立鸡西工业版画院。

  在保护中完善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鸡西市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66处。鸡西市还加快推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刀背山墓地的保护工程建设,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刀背山墓地保护规划,现已进入审批阶段。开展了文物鉴定、文物知识咨询活动,并向广大市民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单10000份、文物知识宣传册2000余册。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