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走进同江市实验幼儿园、第四小学两处安置点(图)
2013-08-30 10:30:52 来源:生活报  作者:栾德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0日讯 一排排帐篷,一张张笑脸,空气中飘满了饭香味……受洪水影响,同江市实验幼儿园如今被设置成灾民安置点,安置了150余名受灾群众。据悉,同江市现有3100多名村民受灾离家,被安置在7个安置点内。29日,记者来到实验幼儿园、第四小学两个安置点,听村民们讲述了这里的生活。

  医护人员正在给灾民做检查

  实验幼儿园安置点

  赶搭百顶帐篷腾出教室让孩子们上课

  刚一进实验幼儿园,记者就被保安拦住,反复核实身份。“这里住的是金川乡、街津口赫哲族乡的受灾群众。原本这里住了很多人,后来有些人投亲靠友去了,人员流动性大,很不方便管理,于是我们要求大家凭卡出入。”一工作人员说。

  走进园内,一排排整齐的帐篷映入记者眼帘。据驻守在这里的同江市民政局负责人李海红介绍,这里有灾民150多人,现都住在幼儿园的楼里。“这不马上要开学了,我们赶着搭出100顶新帐篷,绝不耽误孩子们上课。你看,这顶帐篷是烹调区,做饭可方便了。”“真香啊!”走进小厨房,记者闻到阵阵饭菜香。开午饭喽!大米饭、大头菜炒肉……真不赖啊!

  安置点内快乐玩耍的孩子们

  走出园区,记者看到一辆120急救车停在安置点门前,“每个安置点都配有一辆救护车,随时准备处置突发情况。有他们在,我们特放心。”一校方工作人员说。记者看到,医护人员正在给一位老大爷做心电,“我从没做过这个,这次正好查查。”大爷高兴地说。经查,这位大爷心脏不太好,医护人员建议他去医院详细查一查。据悉,几天来,该医疗小组已为数十名灾民进行了义诊,无急诊、特诊发生。

  第四小学安置点

  老太搬走又搬回只为要和乡亲邻居在一起

  来到第四小学安置点,一群孩子正在沙堆上玩耍,小脸儿上全是灰。记者看到,民政、公安、卫生、防疫、疾控和通讯等部门在这里均设有服务点,满足灾民各种需求。

  实验幼儿园安置点内搭好的百顶帐篷

  “于大娘,你来了!”第四小学教师张润辉关切地问。“待不住啊!乡里乡亲的都在这儿,这里才是我的家。”大娘动情地说。原来,这位大娘叫于凤兰,今年83岁,之前被孙女从安置点接回家住,“没住几天,她就从孙女家跑了回来,非说这里热闹,要住这里。不过于大娘有梦游的习惯,所以还是被我们劝回孙女家了。尽管如此,她还是每天来安置点跟大家待一会。”据介绍,第四小学安置灾民400多人,校方安排教职工帮忙做内务、卫生等工作。

  快到晚饭点了,记者跟随张润辉一起检查厨房卫生情况。“这两个灶台是我们用一天时间搭起来的,三餐都有肉有菜,保证能吃饱。”哟!菜儿不错啊!肉炖白菜,还有火腿肠呢!

  灾民崔大爷悄悄告诉记者,他们来到这里后,张润辉就回过一次家,“还是那天我老寒腿犯了,他回家给我取来羊毛裤……”看着张润辉露出的腼腆微笑,记者不禁为之动容。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