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0日讯 (记者 张锐) 入汛以来,我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顺利开展灾后自救,及时消除洪灾过后存在的各种建设安全隐患,省住建厅迅速成立指导服务组,陆续分赴灾区开展受灾群众安全越冬居住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工作人员现场研究规划方案。东北网记者 张锐 摄
为做好受灾群众安全越冬、恢复重建工作,省住建厅成立了10个指导服务组,分别奔赴受灾严重的市县实地调查,指导开展受灾群众安全越冬居住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第一批6个服务组已于6日分赴抚远、同江、萝北等受灾严重地区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工作人员记录房屋受损情况。东北网记者 张锐 摄
抚远县受灾村屯处于高寒地区,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十分紧迫。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处长赵景海领着指导服务组6日最先赶到这里。在生德库村水淹现场,指导组人员认真查看,一一记录,为恢复重建取得第一手信息与资料。
工作人员了解受灾情况。东北网记者 张锐 摄.jpg
“被淹过的泥草房已不适于继续居住,砖房还需等水退后进行专业检测。现场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场立即解决,对于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会及时会同相关部门尽快研究解决,及时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帮助群众解决越冬问题。”赵景海说。
被水淹过的泥草屋。东北网记者 张锐 摄
经过实地踏查,了解到生德库村、新远村等村屯房屋几乎被洪水淹没,经过调研,初步计划将300户村民搬到新址。省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副所长高春义建议,有些村屯确需异地安置,在异地安置选址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安置点交通是否便利,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是否齐备,以及与耕地间的距离等问题。针对个别保留下来的房屋,由于距离耕地较近,可用作于仓储、存放农机具及临时办公点等。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系列部署,省住建厅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落实,积极主动地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力确保群众能够安全越冬,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试金石”,把服务群众的实践体现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具体工作之中,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度过难关。